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理研”)調查委員會4月1日發布調查結果,認定其下屬發育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小保方晴子在STAP細胞論文中有篡改、捏造的不正當行為。STAP是一種新型“萬能細胞”,其名是分別取自“刺激觸發采集多功能”的英文首字母。 理研認定,論文中一張顯示細胞萬能性的圖片在3年前另一題目的博士論文中使用過,此行為被認定為“捏造”;剪切加工另一張實驗照片的行為被認定為“篡改”。調查委員會指出,小保方晴子的這些不正當行為“歪曲了科學本質,玷污了‘研究’二字,并且嚴重傷害了大眾對研究人員的信任”。 今年1月底,小保方晴子帶領的課題組宣布,成功制作出一種全新“萬能細胞”STAP。其制作方法很簡單,將從老鼠脾臟取出的細胞放在與紅茶酸堿度近似的弱酸性溶液里浸泡25分鐘,培養數日后就出現了新細胞。此前科學界一直認為,一旦細胞的功能固定下來,在這種程度的刺激下是不可能變成“萬能細胞”的。因此,這一成果被認為是顛覆生命科學常識的劃時代重大成果。1月29日,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國科學雜志《自然》電子版上。 論文發表不久后,有外部專家指出,論文中的圖像不自然,疑似被加工過。一些國外同行用論文介紹的方法重復實驗,卻無法再現結果。理研隨即對研究過程展開調查,認為論文照片確實存在挪用現象,并在保存的細胞樣本中檢出與實驗不符的遺傳基因。包括小保方晴子在內的4名主要作者中的3人同意撤回論文,但小保方晴子留學時代的指導教授、美國哈佛大學的查爾斯·維坎提仍持反對態度,認為研究結果本身并不存在問題。 盡管認定論文寫作存在問題,調查委員會并未就STAP細胞是否存在作出判斷,稱“需要等待科學的驗證”。小保方晴子通過律師發表評論,稱“是沒有惡意的犯錯,并且對于篡改、捏造等認定表示不能認同。” 有媒體稱,“STAP細胞事件”給日本勢頭正旺的再生細胞研究打了一劑清醒劑。受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研究獲諾爾貝獎的激勵,再生醫療在日本成為“顯學”,被視為“安倍經濟學”成長戰略的重要支柱。STAP因其制作方法比iPS細胞更簡單、高效而備受關注。從政府到企業,都希望盡快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運用。山中教授指出,iPS細胞發現至今已經8年,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現在距離可以進行人類臨床試驗只有一步之遙,而STAP細胞的安全性評價“現在才開始”。日本著名時事評論員池上彰認為,日本主要媒體在STAP細胞成果公布時,基于過去的報道資料,匆忙得出STAP細胞優于iPS細胞的結論。媒體強調“新事物”的時候,一定要冷靜。 去年以來,日本相繼發生東京大學教授加藤茂明捏造實驗數據、多所醫科大學篡改高血壓藥治療數據等多起學術造假事件。研究顯示,2001年以后,日本撤回論文數量有增加傾向,原因在于研究者的急于求成和對學術不端行為監管不嚴。《日本經濟新聞》評論認為,互聯網讓審查科研成果更加公開和方便,不再局限于同行的“小圈子”。這提醒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始終在被關注著。 (記者 田 泓) |
相關閱讀:
- [ 02-08]山東大學:學生論文造假 導師將被停招研究生2年
- [ 01-03]中科院院士遭舉報論文造假 稱其57篇論文涉抄襲
- [ 01-02]中科院院士遭舉報:論文造假 科研“克隆”
- [ 01-02]中科院一院士被曝論文造假 抄襲國外獲千萬經費
- [ 10-24]南大教授再發博文舉證同事論文造假 總結6點依據
- [ 10-22]為舉報論文造假退出院士增選,值不值
- [ 10-22]候選院士聲明退出增選 舉報同行論文造假
- [ 02-10]方舟子回應妻子論文“造假”:按現在標準不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