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貴過房產 還要20年一"交租"——如何守護逝者安寧? 新華網上海4月3日電(記者周蕊)清明節臨近,多地墓園對超過20年使用期限的墓地續收管理費,引發社會關注。逝者為啥要20年一“交租”?20年的“收租期”是否合理?誰來守護逝者的安寧? 墓地“居住”費是房產的十數倍 近期,包括沈陽、青島、濟南等在內的全國不少地方,陸續出現公墓20年使用期屆滿,面臨續收護墓費的問題。逝者還要20年一“交租”?這一話題引發了網友熱議。 山東的百齡園公墓、遼寧的回龍崗墓園等均出現了部分墓地使用到期的情況,一些家屬由此還收到了墓園的繳費通知單。網友“free2012的夏天”說,墓地的“租金”原本就不菲,還只有20年使用時間,實在是“死不起”。 記者致電多個墓園發現,發生墓地繳費到期的情況時,墓園除了通過原有的聯系方式聯絡,有的還會選擇在清明、冬至前后等家屬祭祀集中的時段在墓園、墓地張貼告示等方式告知家屬,并安排工作人員“蹲守”。 讓公眾不安的還有墓地的年單位“租金”。記者調查發現,現時的墓地每平方米價格遠超過同區域的房產,如果再按照墓地的20年繳費周期和房產的70年使用權折算,墓地每年每平方米“居住”費用是房產的十數倍。 比如,在上海嘉定區的“青竹園”“長安墓園”等,占地1平方米左右墓地售價約5萬元至8萬元,而今年初嘉定區新開樓盤價格水平多維持在1-2萬元/平方米的區間,墓地單位價格是房產的4-5倍左右。以年均單位“居住”費用計算,墓地是房產的14-17.5倍。 值得注意的是,民政部有關負責人此前回應明確,墓地使用期限與其土地性質和使用年限有關,一般為50年或70年,20年是指護墓費的繳費周期,而并非使用期限。民政部1992年發布的《公墓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經營性公墓的護墓費一次性收取最長不得超過20年。 與此對應,北京、江西等地的墓穴和骨灰格位的一個使用周期均為最長為20年,期滿后須續租。 |
相關閱讀:
- [ 04-02]福州墓地價格普漲一成 陵園放棄小戶型墓地
- [ 04-02]德國一墓地開辟女同性戀專用區 可埋葬80名逝者
- [ 04-02]墓地價飆漲吸引投資客 在廈炒墓地當心被套牢
- [ 04-02]福州墓地價格普漲一成 陵園放棄小戶型墓地
- [ 04-01]廈門私人養護隊被趕墓地 薛嶺公墓墓地失修引質疑
- [ 04-01]廈門私人養護隊被趕墓地 薛嶺公墓墓地失修引質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