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重慶4月3日電(吳劉佳韓璐)12年前,小女孩陳得救出生時因肚中長有腫瘤被親生父母遺棄在公廁。因為收養她的家庭家境貧寒,小得救的腫瘤一直沒有切除。3日,在重慶紅十字會的幫助下,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的醫生為小得救實施手術,切除了全部瘤體。 3日下午,中新網記者在新橋醫院普外科見到了陳得救的爺爺陳國芳。陳國芳說,2003年6月,他去江津下壩趕場時,在公廁里撿回了一個肚子里長了個瘤子的女嬰。“她看起來很可憐,我就把她帶回家養起來。”陳國芳給女嬰取名為“陳得救”。 “隨著年齡變大,她肚子里的瘤子也逐漸長大。”陳國芳說,家里沒錢將她送到大醫院治療,導致小得救的病情被耽誤了。 2014年,在重慶市紅十字會的幫助下,小得救被送到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 新橋醫院普外科副主任張朝軍通過腹部影像學檢查推測,小得救胸前的瘤子可能是畸胎瘤。 “陳得救的胸腔已經被胸部的包塊擠壓變形。”張朝軍說,由于病程偏長,已經對局部臟器產生了壓迫,也對她的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孩子已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間,現在已蔓延到了胸腔,必須手術切除治療。” 由于該手術復雜程度高,新橋醫院任家順院長牽頭組織了心外科、普外科、麻醉科、肝膽科、兒科等12個科室的專家教授為小得救會診,商討治療方案。 “術中要想找清楚腫瘤邊緣比較困難,我們要逐一分離內臟器官,避免造成周圍器官損傷。因為小孩比較小,要控制住出血量,不然術中小孩可能會產生休克和心臟驟停的情況。”新橋醫院普外科主任楊樺說。 “手術非常成功!老爺子可以放心了!”3日,手術結束之后,走出手術室的楊樺和張朝軍告訴陳國芳,小得救體內的瘤體已被全部切除。 目前,小得救正在監護室觀察,術后一切生命體征平穩。 |
相關閱讀:
- [ 04-03]女童肚中長腫瘤被遺棄 12年后獲救得新生
- [ 04-03]臺灣安親班負責人猥褻兩名女童 獲刑3年半
- [ 04-02]臺灣一“戀足癖”男子猥褻女童被起訴
- [ 04-02]澳大利亞神職人員為12歲女童“證婚”遭罰款
- [ 04-02]廈門:女童高燒母親忘帶錢 的哥墊一千五還免車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