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清明節即將到來,有媒體報道,多地陵園對超過20年使用期限的墓地續收管理費,引發社會關注。此舉被部分網友指為“死不起”。那么, 20年后的墓地維護費用到底是多少?為此,記者走訪了全國多地陵園,并向民政部求證:墓地20年使用期的規定是否合理?有沒有觸碰到公眾的孝道底線? 一位名為“free2012夏天”的網友稱,墓地的“租金”原本就不菲,還只有20年使用時間,實在是“死不起”。相信這樣的感慨也在許多公眾心中。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向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殯葬管理處處長賀慶勛求證。原來,墓地使用期限與其土地性質和使用年限有關,一般為50年或70年,20年是指護墓費的最長繳費周期。 賀慶勛:最重要的不是說買了這個墓,只管20年,然后重新買,再花一樣的錢甚至更高的錢買,絕對不是這個意思。 那么,城市經營性墓地價格到底是多少?記者來到安徽滁州某公墓,工作人員說,墓地價格在幾千到幾萬不等,管理費用按照10年為周期一次性收取,每年合30到60元。 公墓管理人員:根據買的墓穴價格不同護墓費也不等,你買墓的價格要高護墓費就高點。十年后還是這樣啊,除非十年后價格調上來了,就跟著價格調著漲,十年的護墓費現在是三百到六百。 在河南濮陽市長青陵園,陵園經理魏先生說,目前,管理費合一年75塊。 魏經理:殯葬法規定的不是使用期限,是最長交這個管理費,最長讓交20年。20年1500,一年合75(元)。 民政部1992年發布的《公墓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經營性公墓的護墓費一次性收取最長不得超過20年。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殯葬管理處處長賀慶勛說,最初設計這個方案為了保護消費者利益,讓公墓可以循環利用。 賀慶勛:收護墓管理費,主要是保證公墓的后期維護,其實也是保護已購墓人的合法權益。一般第一次買墓的時候,交的那筆錢已經含了首期的維護管理費,到20年后續費的,是續‘維護管理費’,為了能正常維持公墓的維護綠化安保等。 據了解,墓地分為公益性墓地和經營性墓地,而經營性墓地的護墓管理費屬于商業行為,國家沒有明確的統一標準,根據墓地大小位置等,目前各地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最多的上千。 殯葬專家、上海理工大學教授喬寬元指出,20年為一個護墓繳費周期的規定是在20年前制定的,當時居民的平均代際年齡是20年,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晚婚晚育現象增多,特大型城市的代際年齡已經延長到了30年。20年的規定值得商榷,《殯葬管理條例》應更加細化繳費時間和繳費標準。 同時,大城市土地資源緊缺,對墓穴設定一個使用周期是很有必要的。喬寬元認為,從長期來看應該逐步破除“入土為安”的觀念,改變單一的葬式結構,其實,骨灰寄存和生態文明的葬法同樣能保證逝有所安。 喬寬元:有的是辦法來節約用地,同時又能安葬。比如說樹葬、密集葬、小墓穴葬、室內葬,這些葬式我們都創造出來了,公墓規劃的時候要規劃好。(記者 車麗) |
相關閱讀:
- [ 04-04]豈容墓地“雙軌”埋葬社會公平
- [ 05-10]官員墓地是現世不公平的身后反映
- [ 04-07]高價墓地背后有多少“墳爺”
- [ 08-18]不妨給“墓地婚禮”來一些掌聲
- [ 04-06]“墓地使用”的真正誤區被回避
- [ 04-06]墓地若只是“租賃”風險如何消除
- [ 04-06]墓地到底能用多少年?
- [ 04-02]炒墓地,另一種形式的“土地財政”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