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國家價值觀的總宣示——習近平訪歐的時代啟示與歷史坐標
2014-04-04 2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一個開放的中國,正與伙伴們共享自身發展機遇,讓世界對中歐全方位關系的發展充滿期待。 歐洲之行是繼往開來的一次旅程。崛起中的中國必然需要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動力,從習近平演講中不斷出現的飽含深意的中外名言警句,到身著中式服裝出席歐洲王室的盛大國宴,“中國風”的形象,舉手投足間展示著中華民族文化風采和自信,“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也正因為文化底蘊的力量,習近平說,“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和法蘭西民族的共有稟賦”,“中華民族和德意志民族是兩個偉大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精神源于五千年的文化傳統,豐富于現代理念的不斷吸納,具體化于中國夢的提出。習近平說,“中國五千年沒有斷流的文化不能丟掉了”,“中華民族是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民族。我們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斷前行。”乃至于面對世界一些國家對中國存在的偏見,也要“保持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 從提出“醒獅論”到呼吁在歐亞大陸架起友誼和合作之橋,習近平以睿智的語言向歐洲人展示了中國領導人的風采,讓歐洲乃至全世界了解中國道路、中國立場、中國機遇和中國精神,這是對中國執政理念的表達,更是對現代中國國家價值觀的全方位闡釋。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告訴歐洲,看待中國的視角,要跟得上中國的發展變化,“老大帝國”只是歷史的片段,當今中國正努力成為傳統底蘊和先進理念兼備的現代國家。追求持久和平繁榮是中歐雙方的共同目標,一如希望中歐雙方的年輕人用欣賞、包容、互鑒的態度來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習近平歐洲之行用現代中國國家價值觀向世界表明,中國已經做好準備,用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姿態,展示發展的勇氣和智慧。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的姿態、春的氣息,讓人期待。(完) |
相關閱讀:
- [ 04-04]專家分析“七大軍區司令員齊發聲貫徹習近平指示”
- [ 04-04]習近平會見蘇丹國民議會議長法提赫
- [ 04-04]習近平訪歐簽百余項協議 將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 [ 04-04]專家分析“七大軍區司令員齊發聲貫徹習近平指示”
- [ 04-03]習近平會見蘇丹國民議會議長法提赫
- [ 04-03]一橋飛架中歐——記習近平主席歐洲之行
- [ 04-03]省委常委(擴大)會學習貫徹習近平蘭考重要講話精神
- [ 04-03]習近平主席歐洲之行十一天圖片全記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