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課后放混搭音樂 潘教授的機械課很搖滾 浙大本科生院本學期開新課,全英文授課,上課搶答成功會飛來一塊巧克力 上周,浙大發布“三位一體”招生計劃,規定學生在報名時即要鎖定專業,入圍后要簽訂意向,且不能轉專業。 要問一所學校的某專業好不好,“度娘”會告訴你,它的課程設置、培養方向和就業前景,而今天鹿姐姐想告訴你,那里的老師是否夠有趣,夠有吸引力。 第一期,我們來看看浙大本科生院一位海歸老師,是怎么把一堂枯燥的機械課,上成好玩的音樂課的。 課程名:動力學、振動和聲學 課堂直擊:浙大玉泉校區,第七教學樓506教室。 教授:潘杰(浙江“千人計劃”教授、西澳大學機械與化工系Winthrop教授) 這個學期,浙江本科生院新開了一門課,叫《動力學、振動和聲學》,全英文授課。 上課前10分鐘,潘杰擺弄好了振動傳感器等教具,教室里蕩漾起了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這是潘潔的“規定動作”,課前課后,音樂是一定要放的。據班上學生說,他自稱典型混搭派音樂發燒友,搖滾、HipHop、古典、流行的歌都會放。 潘杰朝著門口的方向站著,笑瞇瞇地向陸續到來的同學們一個一個致意。 杜旭浩是南京大學物理系聲學專業的大四學生,眼下正跟著潘杰做畢業設計,順便擔任這門課的助教。每當這個時候,他倒有些手足無措。潘杰轉過頭,輕輕對他說:“待會做實驗,少不了會出錯,讓同學們笑一笑,能加深印象。” 把機械課 上成管弦樂課 那節課的主題是振動。潘杰把辦公室的小提琴也帶來了,他從琴弦的長度、勁度、密度,再談到琴的振動方程,“撥動它的時候,初始條件是什么,放進方程之后,它的解再從喇叭里放出來,學生就可以聽到了。”潘杰說。 “弦的聲音由振動方程激發,你說這是科學還是藝術?”杜旭浩笑著插上一句。 除了小提琴,講臺上還擺好許多長短不一的管子。潘杰打開電腦測頻軟件說:“今天我們要測一下這些管子的振動頻率,我先來演示一下,給大家一個最直觀的感受。”他拿起管子貼在嘴邊吹,不同的管子,有著不同的發力方式,生成了各種動聽的旋律。 有幾個本來還在打哈欠的同學,立馬像注射了興奮劑,伸長了脖子圍觀老師的“演奏”。 下了課,這些管子瞬間被同學們瓜分完了,各種聲音被吹響,就像“交響樂”一般。 “能把工作和興趣連在一起,我覺得很幸運。要用一個課題感染學生,至少自己得先它被感染。我講我喜歡的東西,我覺得它們很美,能讓我感到高興。”潘杰說。事實上,他的面部表情,早就說明了問題。上課始終,他都保持著課前與同學們問好時,那種標志性的笑容。 這門課,同時面向浙江大學和西澳大學兩校學生。他的上課視頻,會在3小時后漂洋過海傳到南半球的西澳大學的學生眼前。幾周前,潘教授就收到了一封西澳大學學生Joseph的郵件:“我喜歡你的課,一半是因為你的笑容!” 備足巧克力 給學生搶答的動力 雖然課堂氣氛被潘杰的管子撩撥得很歡樂,但涉及到一些公式和數字,還是很難弄懂。 潘杰提問:“什么是超聲波?” 一位同學回答:“一般人聽到的聲音頻率是20~20000Hz的聲波信號,高于20000Hz的聲波為超聲波。” 潘杰肯定地一笑,從兜里掏出一塊瑞士進口巧克力,給它一個向上的動力,倏地一下劃出一條完美的拋物線穩穩地落在那位同學的桌子上。周圍的同學各種艷羨,之后每當潘杰提出問題,下面都是搶答的局面。為此,他每次上課,都要準備足量的巧克力。 潘杰說,他印象中的亞洲學生比較喜歡揣摩導師的意圖,討好導師,一旦導師說No,學生就不知該如何去做了。“這條路在我這里行不通,獨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學生,并給予足夠的空間和自由,這是潘杰從澳洲導師那里繼承下來的“師風”。潘杰是在南澳大利亞的阿德雷德大學完成的博士學位。那里是澳大利亞聲學研究最好的學府,導師David Allen Bies是澳大利亞聲學之父,是導師留給潘杰最深的印象。當年,還未與導師見面,潘杰就收到導師寫來的一封3頁紙的信,信中說:“我希望我們可以共同學到一些東西,如果有什么我們都搞不清楚的話,我們就做實驗,實驗是最好的老師。” 這些日子,他帶的研究生們都很興奮,因為潘杰答應他們要一起去蘇堤騎自行車。而潘杰也已經想好了,借著春風吹過湖面,他要和大伙討論一下風和大氣對流是如何激起那一陣陣水波的。通訊員 周煒 胡力尹 本報記者 徐潔 |
相關閱讀:
- [ 04-04]龍巖學院教授博士服務團赴連城開展主題調研活動
- [ 04-04]意大利籍教授與榕結緣 為福州培養高級橋梁人才
- [ 04-04]南開教授來福州開講座 談數學素養的重要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