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琿春4月6日電 題:吉林隧道坍塌獲救工人:餓絕了靠炸藥紙箱充饑 中新社記者 賀寶慶 “被困第三天的時候絕望了,也餓極了,當時就找了一小塊炸藥紙箱,用干凈的水泡了一下就往下咽。” 4月6日上午,在吉林省琿春市醫院,已經休整了一夜的李燕告訴中新社記者,現在身體狀態有所好轉,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可以自行走著去洗手間。 而在一天前,31歲的李燕還和他的11名工友困在吉圖琿客運專線在建小盤嶺隧道坍塌現場。從2日凌晨坍塌開始,一直到5日被救出,李燕和他的工友們度過了“最黑暗”的86小時12分。 李燕清楚地記得,2日0時20分許,作為工地領班,當時他和工友們在小盤嶺隧道1號出口進行混凝土澆灌。突然,他發現從頂部掉下來一塊水泥塊。 “不好!”李燕說,當時有不祥的預感。他隨即指揮正在施工的挖土機往外開。不一會,就聽到轟隆隆巨響,整座山好像都在顫抖,李燕用手電照了一下頂部,“要塌方了。”李燕趕緊往回跑,去通知另外的11位工友。 這時,在工地進行噴漿的姜德春也聽到了巨響,周圍瞬間一片黑暗,只剩下運料車燈亮著。 “完了!”有著三四年隧道工地施工經驗的姜德春,知道是塌方了。“那時一下子絕望了,肯定出不去了。”姜德春說。 李燕趕到后,將所有的工友聚集到了一起,包括自己一共12人。“沒事的,大家不用擔心,我們在的這個地方不會塌。”李燕開始安慰大家。 這些人所處的空間有200平方米,使得他們有足夠的容身空間。而原本的通風管道還沒有被破壞,可以保證足夠的氧氣,隧道內有巖石滲出的水,可以保證飲用。 李燕把3只手電集中在一起,有計劃地使用。原本發動著的車被關閉了。李燕隨身帶著手機,但沒有信號,只能被當作時鐘用。 “唯一要做的是保持體力,等待救援。”姜德春說,曾經有人想去挖塌方體,自救出去。但被他和李燕否定了,“塌方一直在持續,如果去挖,會變得更糟。”姜德春說,陸續的塌方持續了一個晚上。大家都沒有睡覺,心一直懸著。 時間一分分地過去,李燕開始想到在湖北老家的家人,10歲的兒子和5歲的女兒,還有妻子和父母。李燕說,原本他每天要打三四次電話回家,現在沒有跟家里聯系,他們也肯定著急了。 姜德春說,在里面唯一能做的就是躺著,選擇地勢高的地方,相對比較干燥,大家一起躺著,不說話,保持體力。 “最難熬的是第三天,感覺外面一直沒有動靜,絕望了。”姜德春說,感覺身體不行了,餓極了。這時,李燕找到了一些炸藥外包裝的紙箱,讓大家吃點保持體力,等待救援。 李燕吃了一小塊,“很難下咽。” 4月4日午間,李燕在里面聽到了有鉆頭的聲音,希望來了。不一會,鉆頭鉆了進來。李燕將自己的口罩,連同安全服上撕下來的紅布條,綁在鉆頭上,期待救援隊能發現。 4日13時55分,救援隊打通了給養通道,外面隱約傳來喊話聲,“有人嗎?”“有人!”李燕和工人們回答。“有多少人?”“12人!” 被困了63小時的12名工人與外界取得了聯系,隨即生命給養也送了進去。5日下午,逃生通道也被打通,15時8分,受困工人張德富第一個爬了出來,被救援隊抬出了塌方體外。20分鐘后,所有的12人全部被送上了救護車,前往琿春市醫院。 “出了這個事之后,打算回家歇一陣子。”姜德春說,這一兩年都不會再干隧道工程了。從湖北趕來的哥哥與他見了面,心底踏實了很多。 而在父母和叔叔陪伴下的李燕,身體也在逐漸恢復。“當時我離塌方體有二三十米,完全可以跑出來,但里面還有十幾個人呢。”李燕說,現在想想也后怕,不過想到現在所有被困的工友都被救出,也值了。(完) |
相關閱讀:
- [ 04-06]吉林隧道坍塌12名獲救工人被送醫救治
- [ 04-06]吉林鐵路在建隧道塌方 12名工作人員成功脫困
- [ 04-04]吉琿鐵路隧道坍塌12人仍被困 專家回應救援緩慢
- [ 04-04]吉林隧道坍塌救援獲突破 給養“生命通道”打通
- [ 04-03]吉林隧道坍塌事故救援給養管打通 被困者有回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