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6日電 (記者 馬海燕)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今日從清華大學獲悉,由該校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腦起搏器已經投入臨床使用,這將大大降低帕金森病手術費用。 “第三屆清華腦起搏器論壇——帕金森病日關愛活動”今日舉行。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萬新華介紹,到2013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突破2億,其中帕金森病患者也越來越多,總數超過200萬人。作為一種影響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帕金森病多在50歲至70歲間發病,目前還沒有根治藥物,只能通過綜合治療恢復患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減輕患者痛苦。 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是20世紀末腦科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將電極植入大腦的特定部位,通過慢性電刺激達到治療效果,是目前外科治療帕金森病的重要療法,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10萬名患者植入了腦起搏器。2003年,在中國神經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王忠誠的倡議下,清華大學開始自主研發中國的腦起搏器。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李路明組織了一個包括電子、軟件、材料、制造、可靠性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多個學科背景的研究團隊,將載人航天科技應用于腦起搏器研發,歷經十年攻關終于研制成功,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壟斷。 截至今年3月底,清華腦起搏器已完成近600例次植入手術,與同類進口產品相比,價格大大降低。以廣東佛山為例,一例腦起搏器植入手術大約6萬元,當地醫保可報銷80%,病人自負不到2萬元。同時,李路明介紹,可充電的清華腦起搏器預計今年將上市銷售。可充電腦起搏器壽命長達10年,相較于不可充電腦起搏器3至5年就需重新更換一次脈沖發生器,也減少了頻繁手術造成的風險。 腦起搏器除用于帕金森治療外,還可用于肌張力障礙、特發性震顫、癲癇、強迫癥、藥物成癮等神經疾病的治療。據悉,用腦起搏器治療藥物濫用成癮的臨床試驗即將展開,如果臨床試驗成效顯著,對于藥物濫用成癮患者而言將是一個福音。(完) |
相關閱讀:
- [ 03-19]山東修理工20天造變形金剛 僅參考外觀圖紙
- [ 03-12]委員代表提議給法官漲工資:上班機器人 下班植物人
- [ 01-26]新奇玩意讓年俗不俗:掃房子 年夜飯 放鞭炮
- [ 01-23]六米高“大黃蜂”機器人首次在成都展出
- [ 01-02]外國科學家根據800年前設計圖造出機器人
- [ 12-11]盤點國內外高仿真機器人
- [ 12-10]青年用角鐵自行車零件等攢機器人 能說會走(圖)
- [ 12-08]3D打印并聯機器人在重慶研制成功 成本僅為10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