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國防長在日本大談“中國責任”
2014-04-07 10:1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黃曉夏 |
分享到:
|
表態度稱亞太仍是重心 【日本《讀賣新聞》4月6日文章】題:聯手應對強硬中國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于4月下旬踏上去年秋天未能成行的亞洲之旅。除日本外,他還將訪問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蛟S能在所到之地發揮美國在外交、貿易、安保方面的主導權。奧巴馬此行肩負的職責是要讓各伙伴國家相信,美國外交政策重心轉向亞太的“再平衡”是確定無疑的。 此次將要訪問的日本、韓國和菲律賓都是美國的盟國。有些人說同盟條約已經落后于時代了。但是在面向未來的更具效力的新安保架構尚未完全成形之前,維系與同盟國的關系(對美國來說)仍然是重要的事情。 必須消除所謂“美國在安全保障問題上已經無能為力”的雜音。 奧巴馬總統在美國對敘利亞動武問題上食言。在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的問題上,他有關威懾與報復的表態也語焉不詳。由此導致了各種懷疑論調的出現,人們不知道美國的真心究竟有幾分。但是在亞太地區我們有必須遵守的同盟條約。所以不要對美國的真心有所懷疑。 奧巴馬總統也應該就中國問題,特別是就本地區的領土爭端以及近來中國的強硬姿態,與到訪的這些國家深入交換意見。 去年11月,中國單方面宣布將東海的一部分區域劃為本國的防空識別區。而且中國還再次主張擁有南海大部分區域主權以及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標記在地圖上的所渭“九段線”的正當性。此外,他們所定義的“核心利益”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中國的這—系列動作很可能動搖地區的穩定。美國與盟國應當優先確保步調—致。在爆發全面沖突之前熄滅火種、建立危機預防機制將是對整個地區都有利的事情。 美國對于自身的強大遏制力擁有高度自信。但是對當事者的意圖不甚明晰、也就是所謂“灰色地帶”的沖突,很多時候無法預測它的發生。我們應當對吞并克里米亞過程中的“灰色地帶”進行深入調查。究竟尖閣諸島是否存在被“灰色地帶”化的可能?為防止發生這種情況,奧巴馬總統應當敦促地區內各國采取行動。 還有一點不明白的地方是,去年12月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北京時所發表的言論究竟有何含義?拜登在談及美中關系時完全采用了中方的說法,比如“新型大國關系”、“尊重核心利益”。奧巴馬政府曾經明確表示,美國的同盟關系無論過去還是未來,都是美國亞太戰略的基石。那么這又如何與“新型大國關系”桕協調? 此外奧巴馬總統此行還肩負著達成《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最終協議的重任。如果這一協議生效,無疑將宣示美國的戰略基軸已經轉移至亞太。 現在應該是展現美國全力以赴推行亞洲外交的時候了。奧巴馬總統的亞洲之行就是個好機會。 |
相關閱讀:
- [ 04-07]美防長訪日為美日同盟“打氣”
- [ 04-07]美日聯手對付朝鮮導彈 日本發布“摧毀命令”
- [ 04-06]美國再確認釣魚島屬于美日安保條約適用范圍
- [ 04-06]美防長誓言助日本“抵御侵略” 重申美日同盟
- [ 04-05]就算擋住了大陸,也擋不住美日
- [ 04-05]美日韓下周舉行會談 重點商討朝鮮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