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試水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喚醒沉睡“土地資本”
2014-04-08 06:54? 徐運平 朱磊 劉峰?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寧夏試水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喚醒沉睡的“土地資本”(深化改革在基層) 開欄的話: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吹響了改革的號角,近五個月來,各地各部門根據三中全會精神,陸續出臺了改革措施,細化了改革任務。本版從今天起,開設“深化改革在基層”欄目,報道各地各部門的改革經驗,反映改革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今天推出第一篇,關注寧夏試點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實踐。 2013年12月18日,寧夏第一家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在石嘴山市平羅縣城掛牌成立。而早在此之前,寧夏同心縣已通過村民自發組織“土地經營權流轉合作社”等形式,嘗試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記者實地探訪,如何盤活土地經營權? 土地經營權如何貸? 模式不同實質相同 4月3日一大早,平羅縣高莊鄉東風村四組村民海銀,拿著自己的農村土地經營權證等證件來到產權交易中心辦理貸款手續。這些年,村里養殖業發展迅猛,靠著苦心經營,海銀已經有了100多只羊,卻一直苦于資金缺乏無法繼續壯大。“過去找好幾人擔保,才能在信用社貸個4萬—5萬,今年想發展得更快一點,無需擔保,用自家的10畝多地貸款7萬。這個交易中心最大的好處就是拓寬了咱的貸款渠道。”海銀笑言。 同一時間,在寶豐鎮,平羅農村商業銀行寶豐支行客戶經理楊廷華,拿了一大沓材料在登記。“寶豐離縣城較遠,我是幫幾戶農民來跑腿的,8點半就來了。”楊廷華笑道。做了11年的農村貸款,楊廷華坦言自己的工作并不輕松,過去貸款主要靠信用擔保,一旦發生逾期,自己的工資受影響,擔保戶的信用也要受損。“如今通過土地擔保,對農民而言是一個約束,畢竟土地就是農民的命。而且經過公證評估后的抵押貸款,更能降低我們的風險。”楊廷華說,今年他做了60多筆貸款,30%是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平羅縣農村土地經營管理制度改革辦公室主任顧自軍說,由于風險的可控,去年已經有4家銀行加入,今年又增加了2家,還有好幾家大型銀行在洽談中。 為了降低農民發展的融資成本,平羅縣確定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年利息一般在7.5厘,大大低于其它擔保形式貸款的1分多利息。此舉大大提升了農民的發展積極性。僅僅今年一季度,平羅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累計貸款9000多萬,2464筆。而截至目前,平羅縣共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3300多筆、1.45億元,目前未發生一筆逾期。 與平羅不同,2008年以來,寧夏同心縣嘗試以村為單位成立農戶土地流轉合作社,村民以部分承包地的土地經營權為資本自愿加入協會。當農戶搞經營項目需要貸款時,先將“入會的”土地經營權抵押給合作社,然后由合作社進行擔保,正式向信用社提出貸款申請,信用社憑《擔保協議》辦理貸款手續。 據同心縣農信社信貸部總經理馬玉江介紹,經過5年的發展,同心縣已經發展了37個土地經營權反擔保貸款合作社。截至2014年1月末,全縣土地反擔保貸款余額2.2億元,6500余戶,涉及5個鄉鎮的37個行政村,農戶抵押土地5.3萬余畝,戶均貸款3.38萬元。 |
相關閱讀:
- [ 03-22]建甌市率先推出土地經營承包權抵押貸款
- [ 01-27]“土地財政”的治本之策:組建國有土地經營公司
- [ 01-07]針對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方式貸款客戶需提供的資料
- [ 07-06]田地作股份 村民做股東——政和縣鎮前鎮半源村創新農村土地經營模式
- [ 02-05]把握好土地經營規模的“適度” 防止農田非農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