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德國對俄采取更溫和立場 安撫本國公眾
2014-04-08 15: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新網4月8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8日報道,由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德國政府正悄然對俄羅斯采取一種更溫和的路線。這種變化反映出德國正在執行這樣一種策略,即在保護國家商業利益的同時,對那些越來越擔心本國與俄羅斯政府對峙的德國公眾進行安撫。 盡管德國總理默克爾繼續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威脅烏克蘭發出警告,但她現在也在強調與克林姆林宮進行更多對話的必要性。而之前默克爾曾經表示,“俄羅斯可能為吞并克里米亞付出巨大的政治和經濟代價”。 近日來,默克爾和德國政府其他高級官員已經反復強調,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緩解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而不是通過更強硬的回應激化對俄關系。默克爾上周末期間在她所屬保守黨派的會議上說,她每天都要確保德國繼續與俄羅斯對話。 默克爾的發言人賽貝特7日稱,普京上周在與默克爾通電話時承諾從俄烏邊境撤軍,但令人失望的是他還沒有這么做。賽貝特說,為了處理好烏克蘭東部最新出現的緊張局勢,各方都有必要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在烏克蘭危機的早些時候,默克爾采用了嚴厲的措辭。歐洲各國對此普遍稱贊,認為這是德國最終承擔起地區領袖重任、愿意將自己與莫斯科長達幾十年的友善關系置于險境的跡象。 有分析稱,德國政府立場的軟化表明,默克爾可能還沒有準備好聽從那些讓德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有力作用的呼聲。這反過來說明,默克爾將維持德國依賴“美國牽頭采取行動”的現狀。 民調顯示,多數德國人希望自己的國家與俄羅斯和西方保持同樣的距離,去扮演調停者的角色。但德國民調機構上周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多數德國人認為默克爾堅決采取了與西方一致的立場。該項民調發現,在接受調查的德國人中,超過60%反對派遣德國空軍加強北約東部沿線的武裝力量。 默克爾改變路線的一個原因是德國公眾不愿與俄羅斯直接對峙,另一個原因則是商業考慮。 德國不但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從西門子到大眾汽車的許多德國藍籌企業也都在俄羅斯有大筆投資。盡管整體來看,德國與俄羅斯的貿易規模非常小,但在俄羅斯積極開展業務的企業卻屬于德國最有影響力的那些企業。 不過默克爾的支持者們認為,在保護德國利益和履行德國在歐盟及北約的國際義務之間,默克爾還是成功求得了平衡。 |
相關閱讀:
- [ 04-08]默克爾出席漢諾威工業展 獲機器人殷勤獻花
- [ 04-07]默克爾呼吁歐洲加強創新合作
- [ 04-06]默克爾稱不排除對俄實施新經濟制裁可能性
- [ 04-04]英外長稱俄僅象征性從烏邊境撤軍 歐洲不能松懈
- [ 04-02]比默克爾地圖更早:300年前《皇輿全覽圖》入歐史
- [ 04-02]德國稱會繼續進口俄羅斯能源 暫無其他替代方案
- [ 04-02]俄羅斯部分士兵撤出靠近烏邊境地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