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4月8日電(王人玉 曹鎏 劉相琳)團伙7人分飾房管局和國稅局工作人員設購房退稅圈套,女子按提示輸入退稅驗證碼“100000”,結果10萬元存款不翼而飛。記者8日從重慶長壽警方獲悉,詐騙團伙7人已全部被抓獲。 今年53歲的王女士近日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自稱長壽區房管局工作人員,告訴她在某小區購買的房屋按國家規定可退稅10萬元。王女士將信將疑,但對方不但知道自己的電話和姓名,連購房時間和樓盤都一清二楚,這讓王女士放下了戒備心。 對方稱想要領到退稅款,必須撥打另一電話,由國稅局工作人員發放。王女士撥通“國稅局”工作人員電話,對方告訴王女士所有退稅手續已辦好,可以轉帳到她卡上。王女士如約來到銀行ATM機前輸入退稅驗證碼“100000”后,對方告訴王女士錢已轉入,隨即掛掉電話。 滿心歡喜的王女士查詢卡中余額發現,卡里不僅沒有多出10萬元,原本存在卡里的10萬元也不翼而飛,再次撥打電話卻提示對方已關機,這才意識被騙,遂報警。 通過追蹤電話和銀行取款記錄,民警發現該詐騙團伙集中在福建漳州、龍巖一帶。經過三個月連續查證和比對分析,民警掌握到團伙全部作案證據和藏身地點,隨即將該團伙成員一網打盡,繳獲作案手機8部,銀行卡3張。 經審訊,該團伙成員7人均為福建安溪縣人,平均年齡30歲左右,作案窩點在福建省龍巖市。團伙成員分兩個小組:一組負責扮演房管局工作人員尋找受害人,二組負責扮演國稅局工作人員電話引誘受害者在ATM機上打款。為取得受害人信任,該團伙詐騙前會在網上購買受害人當地電話,使受害人放松戒備。 據警方統計,該團伙成員每天撥打上百個電話,平均兩三天會得手一次,截止案發團伙得手數起,非法獲利共計15萬元。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2名被取保候審,該案正在進一步查辦中。 |
相關閱讀:
- [ 04-08]漳州:利用貪小便宜心理 詐騙團伙導演騙錢大戲
- [ 04-08]申請政府樓遭遇詐騙 美華裔耆老證據不足無法起訴
- [ 04-08]女子輕信詐騙電話 欲轉賬20萬被制止
- [ 04-07]央視曝光移動支付詐騙:掃下二維碼就中木馬
- [ 04-07]龍巖一詐騙團伙虛構特碼信息 詐騙十余萬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