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4年4月8日完成臺本 ——袁寶成:東莞之問! (節目導視) 解說: 今年兩會,他被無數記者圍堵,但卻一言不發。 袁寶成 東莞市長: 我在北京被媒體“嘿嘿”了一下。 解說: 東莞掃黃之后,市長袁寶成接受我們的專訪。 袁寶成: 你讓我今天給你打包票說,永遠不可能發生一單,一單都不可能,實事求是講,我今天還不敢說這個話。 解說: 經濟要增長,百姓要生活,城市要形象。 袁寶成: 我作為一個市長,如果沒有壓力是不正常的。 解說: 掃黃到底給東莞帶來的影響有多大,《新聞1+1》白巖松專訪東莞市長袁寶成。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錄播的《新聞1+1》。在第一季度,如果說中國人最關注的城市的話,廣東的東莞一定可以排的非常靠前。今天我就在東莞,要采訪東莞市的市長,不過咱們還是要從之前的關注開始說起。 解說: 今年2月,一系列關于東莞部分酒店的報道,讓東莞這座城市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3月的全國兩會,東莞市市長袁寶成也成為了記者們爭相采訪的對象。閃光燈下,面對記者們一個又一個問題,市長袁寶成一直面帶笑容,而這樣的笑容,也被記者們描繪成以“嘿嘿”做答,于是東莞市長就被一些媒體稱為“嘿嘿市長”。盡管事后袁寶成回應說,自己當時并沒有嘿嘿,而是被“嘿”的,但是在當時面對“涉黃問題怎么樣了”?“東莞失業情況嚴重嗎”?“東莞經濟能不能達到保九的預期目標”等記者們關心的問題,袁寶成的確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白巖松: 兩會期間的時候,很多記者圍追堵截您,然后有了“嘿嘿市長”,其實你當時沒有“嘿嘿”,你說的是電梯怎么這么慢,當時不太愿意說,為什么現在可以說了,你是怎么走出來的? 袁寶成 東莞市市長: 坦率講,第一我是沒思想準備,因為我本來以為這個事件,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我們也已經嚴厲打擊了,以為這個事情會有關注,但是不會有那么大的關注度。第二,有些案件,犯罪分子還在追捕當中,我講太多的話,對案件偵破可能會有一些影響。同時,又確實在一種特定場合記者的問題,有一些問題可能是容易讓人產生歧異的。 白巖松: 不一定有最后最準確的數據,但是你應該心里大致有數,一季度東莞的經濟到底有沒有受掃黃的影響? 袁寶成: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是,全國很多同志都關心這個問題,我今天下午才把有一些大的數字,才剛剛拿到手,那么應該說,大家確實說特別擔心涉黃事件以后,對東莞的經濟會帶來很大的沖擊,其實我一直有一個基本的觀念,涉黃事件對東莞經濟的總體沖擊是不大的,特別是統計的角度。但是客觀上,對于東莞的間接的影響,我認為是存在的,不可能一點也沒有,你總要消費吧,酒店總要經營吧,肯定會有影響。到現在為止統計口徑出來的數字,基本上可以說吻合我現在剛才前面那個判斷,關鍵我們現在有幾個特別好的數字是工業用電,工業用電我們整個3月份的工業用電。增長了十三點幾,超過我自己的預料,我們本月的出口,據海關的一個初步統計,具體數字現在還沒有完全公布,但是也是令我想不到的理想。 解說: 城市的經濟,背后是市民的生活,東莞的經濟發展動力從何而來?就在被媒體曝光部分酒店涉黃之后,有媒體還報道了這樣一組數據。2013年,東莞市GDP上升至5500億,而在東莞的GDP中,包括了整個地下色情產業和其直接、間接相關聯的行業,據估算有500億元左右。這樣一個數據,隨后被很多媒體轉載和討論,我們的疑問是,這500億的數據,到底是不是真的? 白巖松: 我也看到了有媒體在報道,用這樣的一個數據,在2013年的時候東莞的GDP是5500億,他說涉及到與色情有關行業的整個鏈條也許接近500億,您怎么看待這個數字? 袁寶成: 說實話這個數字我也非常關注,因為我自己看到這個數字以后,我自己早早地了解過,我說你們統計局給我統計的有那么多嗎,他們統計局同志也講,他們說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統計過,所以這個數字說不出來,但是我覺得,任何國家也好,城市也好,可能叫做灰色產業、地下產業,客觀上可能存在這個數字,但是政府實事求是講,我們真沒去統計過這個數字,但是我們有一個酒店娛樂業,以及桑拿按摩業等等,就是我們有個統計口徑是整體在東莞的經濟總量是占到1.5%,就是83億。那83億什么概念呢,就是說這83億并不是全部都是用來搞黃賭毒的,大家算得出來,這個產業本身比例不大。 白巖松: 我聽了一個小細節說很有意思,今年說東莞其實經濟發展的壓力反而更大,為什么呢,這里有這樣的一個聯想,如果你要發展得不是很好的話,別人就會說,你看你看色情業一打,你受的影響很大吧,只有發展得甚至比以前更好,才可能改變人的這種想法,你有這種壓力沒有? |
相關閱讀:
- [ 04-01]2014年“掃黃打非”工作將集中開展四個專項行動
- [ 03-31]中國互聯網“掃黃打非”行動將“老虎蒼蠅一起打”
- [ 03-26]南寧掃黃 站街"女"上樹與民警對峙
- [ 03-26]廣東掃黃一個多月刑拘865人 立案問責36名民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