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東莞,一座典型的外來務工者聚集的城市,戶籍人口只有188萬,而人口卻達到了600多萬,羅海霞就是其中一員,20歲的她,一年前只身到東莞求職,因為只有高中學歷,她在一個生產音箱的企業里,從一個流水線工人,開始了自己的成長。 羅海霞:那工作經驗肯定有學到的,因為從不會,開始什么都不會,然后就慢慢學,一步一步地走,走到今天也算挺不容易的。 解說: 每天10個小時的工作強度,每月不到2500元的工資,除了留下300元的生活費,羅海霞的其余收入,全部寄回了老家。 記者: 你覺得在這兒工作的一年多,你的收獲是什么 羅海霞: 反正我每天都挺開心的,我也是比較樂觀的那種。 解說: 和羅海霞一樣,在這個工廠現在有2000多名工人,他們大多數都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對于他們來說,在這里,他們更看重的是資本的積累過程。 某企業員工: 感謝這邊給我這個平臺,因為剛畢業,肯定書本上都是理論,給我這個平臺,實踐操作,在第一線收集了好多關于我本身的一些經驗知識,我很感謝這邊。 解說: 曾經,世界制造業名城的封號,吸引了6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來到東莞,今天,當風波逝去,東莞該如何轉型突破?2014年,東莞定下了GDP增長9%的預期目標,壓力之下,這個目標能實現嗎? 白巖松: 發生這件事情,一定不是好事,它是壞事,但是我也能夠感受到你們會有一種想法,希望壞事能夠變成好事,怎么樣能變才成,你們為此在做什么? 袁寶成: 我覺得壞事變好事,我希望打兩要個引號的,壞事本身就是壞事,你說黃是好事嗎?肯定這不是好事,但是我們講的壞事變成好事,就是這個事情本身打擊得沒有了,我們通過發展我們的產業,特別是我們的先進制造業,我們的實體經濟,包括我們其它各類產業,產業發展起來好了,用一種新的產業去置換、去替代這些不法產業,自然而然好事就來了,所以我講的壞事變好事,是要打引號的。 白巖松: 好多人不會關注去東莞這樣一個數字,東莞的常住人口自己的180萬。 袁寶成: 185萬。 白巖松: 但是現在人口加在一起千萬,也就是說有800多萬來全其實國各地匯集到這個城市上,得多替替他們做做解釋。 袁寶成: 我經常講一句這,我說我們不能對不起他們,要善待他們,要讓他們在這個城市生活得比較穩定,或者比較和諧。有將近70幾萬是外地非東莞戶籍人在讀書,這個數字在全國排第二,接近第一,那么我們怎么辦,我們現在每個學生,我們都給他們有一部分財政補貼,我們的社會保險,現在也做了大量工作,我們最高外來務工人可以達到50萬的醫保,這在很多城市,還沒有做到,最近講的就是說,這個人口不要把它當他負擔,他們是建設者,是為這個城市做貢獻的人。 白巖松: 對于很多人心目當中都會有一個東莞,對你來說,格外不一樣,在你心中,特別希望東莞是什么顏色的一座城市? 袁寶成: 我希望這個城市,就像我們東莞城市的那句口號一樣,叫做“每天綻放新精彩”,具體來講,在哪方面精彩呢?首先我覺得產業精彩,所以最近我們在這方面力度相當大,我們今年出了個實體經濟發展的文件,東莞繼續高舉實體經濟大旗,成為全國制造業的強市,這是產業活力。第二是城市活力,東莞有兩支CBA的球隊,今年是兩個都被,一個被北京滅了,一個被新疆滅了,但是這都進了是前四名的,我們東莞宏遠隊是歷史連續八屆冠軍,我們的羽毛球,有可能今年拿冠軍,我們明年的蘇迪曼杯就在東莞舉辦,所以這個城市的活力非常強,你看走到哪兒都是城市非常有生氣。第三就是我們這個人民的和諧,其實現在社會我覺得最大的矛盾就是,改革開放以后,大量的農村人轉移到城市,怎么樣讓這個城市和諧共生,達到這個城市社會的和諧共生,社會最好的發展,最后一個就是生態和諧,去年整個PM2.5是48,平均,再過兩三年,我們努力一把,能夠把PM2.5降到35以下,我相信這個城市,我對未來還是很有信心,我覺得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白巖松: 要是色彩的話是多彩? 袁寶成: 精彩肯定不是一種色彩,只有一種色彩的話,肯定不是精彩的,赤橙黃綠青藍紫,我覺得每種色彩,但有色彩的都是合法的,合理的色彩,而不是違法亂紀的色彩。 |
相關閱讀:
- [ 04-01]2014年“掃黃打非”工作將集中開展四個專項行動
- [ 03-31]中國互聯網“掃黃打非”行動將“老虎蒼蠅一起打”
- [ 03-26]南寧掃黃 站街"女"上樹與民警對峙
- [ 03-26]廣東掃黃一個多月刑拘865人 立案問責36名民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