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白瀛)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劇作家薩特的經典劇作《死無葬身之地》將于5月2日至18日在國話先鋒劇場上演。這是該劇繼1997年首演、2005年復排后再次復排,依然由國家話劇院導演査明哲執導,馮憲珍、韓童生等主演。 該劇故事發生在1944年二戰結束前夕,5名法國游擊隊員被俘,唯一逃脫的隊長若望被作為身份不明者被關進同一間牢房。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索比埃不堪酷刑,跳樓自盡;卡諾里鎮定自若,在若望建議下主張招假供求得生存;弗朗索瓦精神崩潰準備招供,被同伴掐死;殺死弗朗索瓦的亨利為是否出于自尊而掙扎;若望的情人、弗朗索瓦的姐姐呂茜在遭強奸、弟弟死后視死如歸,卻最終選擇了求生;就連若望也在面對弗朗索瓦和60名隊員的選擇中痛苦不堪…… 査明哲8日在京說,劇中,親情、愛情、信任、背叛、恐慌、絕望,這些元素在極限環境下萌生出各種選擇的可能,而作出選擇的是這些角色內心深處的靈魂,是成為“英雄”還是成為“懦夫”的瞬間抉擇。 《死無葬身之地》是一部帶有政治色彩的并蘊含存在主義哲理的極限“境遇劇”。薩特幼年喪父,參軍后靠著幾乎看不見的一只眼睛蒙騙過德軍在二戰中幸存下來,他經歷過集中營生活、參與過法國的地下抵抗運動,后來用“筆桿子”投身政治。 “他是法國存在主義的首倡者,強調自由和個人的存在,所以在他的文學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他的哲學思想。薩特說:‘一個人從他被扔到這個世界中的那一刻起,他就對他所做的一切負責任。’游擊隊員對懷揣著對最終勝利的追求,夾雜著愛與恨,他們為了自身的價值和尊嚴選擇了死亡,但是他們獲得了意志上的勝利。”查明哲說。 1997年,剛剛留俄歸國的査明哲首次將該劇搬上舞臺時,呈現出樸實硬朗的風格,舞臺上有畏懼、有煩躁、有絕望,但是沒有多余的憂郁和眼淚,同時著力開掘人物個性,尋找個體生命里隱藏的生命動機。 査明哲導演在首演時表示,他不僅僅是在塑造英雄,還是在和觀眾一起討論塑造英雄的過程。 |
相關閱讀:
- [ 12-14]國家話劇院新作《白夜》演繹經典受熱捧
- [ 06-23]國家話劇院長三角基地落戶嘉興 演出成本降1/3
- [ 12-26]國家話劇院開十周年慶典 雷恪生勸后輩抵住誘惑
- [ 12-23]國家話劇院喜迎十歲生日慶祝活動熱鬧非凡
- [ 11-25] 辛柏青陳數代言"國話之秋" 預熱國家話劇院十周年院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