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七常委群眾路線聯系點:深入貧困基層 各有深意
2014-04-10 06: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考察當地窗口單位 “務虛”的落腳點是“便民” “我之所以選擇蘭考作為聯系點,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因為蘭考是焦裕祿同志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我希望通過學習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3月18日,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 “焦裕祿精神”,是習近平此次下鄉一以貫之的“紅線”。在習近平看來,“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的焦裕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真正實踐了“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不僅讓少年時代的他“受到深深震撼”,更讓他“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即使數十年后,也依然“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 焦裕祿式的干部,是習近平心中的好干部。而群眾路線教育,正是對黨員干部的教育活動。因此,在幾位常委的“下鄉”中,對理想信念的重視都放在第一位,帶著明確的“務虛”色彩。 到蘭考調研考察的習近平,甫一下車,就直奔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在那里,他對偶遇的另一隊學員說:“我也是來學習的。”他還語重心長地說:“要見賢思齊,組織黨員、干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來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到福建上杭縣,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張德江首先瞻仰了古田會議會址、古田會議紀念館、毛澤東才溪鄉調查舊址等地,重溫革命優良傳統;劉云山作為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反復強調作風與思想覺悟的關系;王岐山到達山東蒙陰縣后,則來到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向烈士和革命傳統致敬。作為中央紀委書記的他,此次“下鄉”中強調得更多的是黨建與作風建設。 即使是“務虛”,幾位常委的落腳點也都落在“實處”。強調焦裕祿“時刻不忘群眾、堅持為民服務”精神的習近平,就于3月17日來到蘭考縣為民服務中心,考察這些窗口單位是否真正“為民服務”。 對窗口單位的考察,也成為此次七常委下鄉的一大共同點——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都考察了所在聯系點的一些窗口服務單位。 窗口單位是“黨和政府的直接形象”,也是服務民眾的第一現場;是簡政放權的直接體現,也是影響社會效率的主體。或者說,七常委全都選擇窗口單位進行考察,也體現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本質——是否真正“便民”、讓民眾實惠與滿意。群眾的滿意程度,是檢驗這場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唯一標準。 聯系點選擇各有深意 深入“老少邊窮”地區 和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七常委的聯系省相比,此次的7個聯系縣,選取范圍和第一批完全不重合。歸納起來,兩批教育實踐活動,七常委的調研、考察范圍已經覆蓋了14個省區,最大程度地做到了“全覆蓋”。 其中,習近平聯系了河北和河南,李克強聯系了廣西和內蒙古,張德江聯系了江蘇和福建,俞正聲聯系了甘肅和云南,劉云山聯系了浙江和陜西,王岐山聯系了黑龍江與山東,張高麗則聯系了四川和吉林。聯系點的范圍遍布中國的東南西北。 而此次七常委下鄉的一大特色,是普遍選擇到貧困基層、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去了解情況、體察民情——在此次的7個聯系縣中,河南蘭考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內蒙古翁牛特旗是貧困旗,福建上杭縣是著名革命老區,云南武定縣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山東蒙陰縣則位于沂蒙山革命老區。 同時,除了“老少邊窮”,本報記者發現,7位常委在選取聯系點時,也特意選取了“不熟悉”的地區。在兩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除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批實踐活動中選擇了河北省這一曾有過直接從政經歷的省份外,其他6位常委都沒有在聯系省份、聯系縣所在省份直接從政的經歷。分析人士指出,這種“不熟悉”,恰恰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基層情況。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核心是反“四風”,恢復黨和群眾本有的魚水關系。而反“四風”,正是為了給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真正讓百姓受惠。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才在蘭考縣調研時指出,以“民心熱線”這一服務機制來說,把各種渠道的群眾反映綜合起來受理和解決是一個好做法,但既要注重提高辦事效率,又要建立長效機制。他叮囑道:“為民服務不能一陣風、虎頭蛇尾,不能搞形式主義。” 李克強則在調研中考察了更多的民生問題。在翁牛特旗所屬的赤峰市,李克強考察了全市棚戶區的情況,這是新一輪“棚改”的重頭戲;在翁牛特旗,李克強重點考察了兩方面的內容:醫療改革與行政審批。他在一座衛生所里問兩位村醫:國家津貼夠生活嗎?他說,你們讓鄉親們不出村就看上病,地方近、花錢少,按群眾的話說是方便實惠,診所雖然小,卻解決了大問題。在政務服務中心,他專門詢問群眾辦事的方便程度,稱政務服務中心是這一屆政府改革的“馬前卒”。 在云南,俞正聲的調研側重民族與宗教。他指出,要加強對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加快云南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建設。而在吉林農安縣小橋子村,張高麗就新農合、養老補貼、新農保、糧食直補、農田水利建設等問題,跟農民一一作答。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目的就是查擺和解決黨員干部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促使黨員干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使我們黨能夠帶領人民群眾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共產黨領導13億人民,實施正確的領導,我們就一定會實現中國夢,人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幸福。”在蘭考,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地說道。 (綜合本報、新華社、各省黨報報道) 制圖:潘旭濤 |
相關閱讀:
- [ 04-10]詹紅荔同志踐行群眾路線事跡報告會舉行
- [ 04-09]福船集團舉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知識競賽
- [ 04-09]福建省高速公路公司舉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先進事跡報告會
- [ 04-09]教育工委舉行群眾路線教育專題輔導報告會
- [ 04-09]泉州市安監局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到泉州烈士陵園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