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國媒體報道,烏克蘭東部3座城市頓涅茨克、哈爾科夫和盧甘斯克在4月6日發生親俄民眾的抗議活動??棺h者要求舉行并入俄國的公投。
烏東部三重鎮驚天劇變
當地時間6日到7日,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首府頓涅茨克局勢動蕩,親俄示威者占領州政府大樓,宣布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委員會。委員會宣布頓涅茨克州獨立,成立人民共和國,并請求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在當地部署維和部隊。
6日下午,親俄示威民眾舉行了抗議活動,約100名示威人士沖破了警方防線,涌進地區政府大樓。
據俄新社消息,占領州政府大樓的抗議者派出發言人向媒體宣布,頓涅茨克地區人民委員會已經成立,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全票通過決議,宣布“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成立,并加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宣布將在5月11日前舉行公投。在公投前,該委員會是“頓涅茨克唯一合法領導機構”。
除了頓涅茨克發生劇變,同為烏克蘭東部大城市的哈爾科夫與盧甘斯克4月6日也出現政府大樓被上千親俄示威者占領的局面。
示威抗議者們在哈爾科夫占領了地區政府大樓。據路透社報道,烏克蘭國家安全局4月8日發表聲明稱,親俄羅斯的分離主義者在盧甘斯克一所建筑內放置了炸藥,扣押了大約60人,還用武器和爆炸物威脅他們。
這3座城市是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的“大本營”和“大后方”。其中頓涅茨克州葉納基耶沃市是亞努科維奇的出生地。
據悉,為應對瞬息萬變的國內形勢,烏克蘭代總統圖爾奇諾夫已經取消原定7日去立陶宛出席歐盟會議的行程,改與執法部門負責人商討對策。
分崩離析背后的美俄博弈
烏克蘭臨時政府總理亞采紐克7日發表講話,公開指責俄羅斯是示威抗議事件的幕后指使者,稱俄羅斯的目的是“肢解烏克蘭”。
他認為,“是俄羅斯聯邦在背后策劃了這一混亂局面,唯一的目的是肢解烏克蘭”。
烏克蘭是連結歐洲與俄羅斯的樞紐,也是整個亞歐大陸的“要塞之地”。極其重要的地緣位置帶給烏克蘭的不僅有全球矚目的焦點,更有國內頻繁的“改朝換代”與“東奔西跑”。危機演變步步驚心,幕后主角也在多方較量。
隨著克里米亞地區公投的舉行、俄羅斯宣布接納克里米亞地區及塞瓦斯托波爾市等,美國及西方國家也“不甘示弱”,接連宣布制裁措施。
4月1日,北約已經宣布暫時中斷與俄羅斯的正常合作關系,但俄羅斯并沒有就此“失聲失勢”。俄羅斯抓住克里米亞地區絕大多數民眾親俄這一利器,促成了公投。
烏克蘭危機不僅給原本就緊張的俄美關系造成了巨大沖擊,也給東西烏克蘭的穩定“致命一擊”。
隨著烏克蘭局勢的惡化和克里米亞地區入俄的完成,美俄關系在地緣政治環境中經歷著深刻轉變。
烏克蘭將東西分裂?
有外媒認為烏克蘭東部地區近日發生的示威抗議“幾乎是在復制克里米亞模式”。但專家分析認為,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地區將與克里米亞擁有一樣的命運。
一方面是因為俄羅斯對東部地區的立場可能與對克里米亞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東部3座城市示威者訴求也不盡相同。有些地方民眾要求為加入俄羅斯而舉行公投,有的則要求就聯邦制舉行公投,還有的要求前總統亞努科維奇重返權力之巔。由此可見,抗議示威者雖然人數眾多、行動迅猛,但卻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訴求,難以形成合力。
專家分析,面對街頭亂象,烏克蘭當局采取行動時謹小慎微。一方面希望盡快恢復穩定秩序,一方面又擔憂如果采取武力鎮壓,會迫使示威者要求俄羅斯出兵干預。
新一輪的分離主義浪潮“來勢洶洶”,烏克蘭當局現今仍以不流血方式盡力控制局勢。
自從烏克蘭危機于今年2月18日不斷升級,親亞努科維奇和反亞努科維奇兩派相持不下、日趨焦灼之際,許多人就擔憂,“親歐盟的西烏”和“親俄羅斯的東烏”之間,裂痕會不斷拉大,并最終導致烏克蘭東西分裂。
但事實上所謂的西烏、東烏,或“西烏親歐”、“東烏親俄”,只是籠統的說法,不能一概而論。不論西烏,還是東烏,都已經歷經數次更迭,局勢錯綜復雜。示威抗議者叫喊的分裂口號可以震耳欲聾,卻不易在較大范圍內達成共識、形成共鳴。楊寧 陶一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