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異常反應有望獲保險補償 北京今年將開展商業保險補償試點 京華時報訊(記者龔棉)昨天上午,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會議舉行。據介紹,今年北京市將探索建立第三方接種率調查評估工作模式,探索在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中全程引入商業保險補償機制,開展商業化(保險)試點工作。此外,本市還將全國首建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網絡。 市衛計委疾控處處長謝輝介紹,北京市為新生兒推行十余種疫苗。接種疫苗后的孩子不排除會出現嚴重異常反應的情況。“雖然概率可能只有幾百萬分之一,但是一旦出現,將會對孩子家庭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我們不能為了這個極低的概率,去推翻整個免疫接種體系,但是對于不幸的家庭,也得作出相應的補償。” 謝輝表示,今年北京市將探索建立第三方接種率調查評估工作模式,探索在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中全程引入商業保險補償機制,開展商業化(保險)試點工作。由于誤工日等各項單據的審核并非醫療機構的專長,因此,有望在2014年推出政府購買第三方的“審核”服務,即引入擁有審核專業特長的機構,對受害家庭進行單據等的審核,具體賠付繼續由政府承擔,以此提高辦公效率。但該做法的推行還需進一步的細化和研究。 謝輝介紹,今年將建立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網絡,提高傳染病監測預警能力;研究建立新形勢下的傳染病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著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同時將建成全國首個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網絡,對各種呼吸道的感染病原進行一個類似“數據庫”的技術儲備。 -新聞鏈接 根據國務院《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因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造成受種者死亡、嚴重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的,應當給予一次性補償。因接種第一類疫苗引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需要對受種者予以補償的,補償費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在預防接種工作經費中安排。因接種第二類疫苗引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需要對受種者予以補償的,補償費用由相關的疫苗生產企業承擔。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具體補償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
相關閱讀:
- [ 04-09]孩子打了快過期的疫苗 社區衛生中心稱月底才過期
- [ 04-08]母豬“翻臉”咬傷主人 專家:被家畜咬傷要打疫苗
- [ 04-02]外交部:赴哥斯達黎加需攜帶黃熱病疫苗接種證明
- [ 04-01]臺灣H7N9疫苗研制 廠商率先開始二期臨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