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民辦博物館規范化建設評估報告》披露,國內9成民辦博物館不合格,國家文物局今天回應,正在制定民辦博物館的準入條件,博物館不能辦成展銷廳。 關于民辦博物館,社會關注度高的是兩件事情,一是博物館的藏品是不是真的?經過博物館協會和中國文物報社聯合對65%的民辦博物館評估后發現,文物藏品真假不清和來源不明情況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在以文物為藏品的民辦博物館更加突出。對此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回應,國家文物局正在研究制定民辦博物館的準入條件,藏品來源必須清楚。 勵小捷:我們對于民辦博物館總的態度是支持的,但是藏品的來源必須清楚,同時不能是贗品,這是最基礎的。 評估調查發現超過10%的民辦博物館,違反了非營利屬性,打著展出的旗號,實際上是向觀眾兜售產品。民辦博物館到底可不可以搞經營?這是大家關心民辦博物館的另外一件事,對此勵小捷回應,民辦博物館不能辦成展銷廳。(記者李贏) |
相關閱讀:
- [ 04-10]民辦博物館別成“博假館”
- [ 04-10]政府監管民辦博物館宜松緊適度
- [ 04-09]評估報告顯示民辦博物館合格一成多 藏品真假不清
- [ 03-27]福建出臺辦法扶持民辦博物館 嚴禁改變民辦博物館用地用途
- [ 03-04]兩會議政錄:民辦博物館“熱”背后生存尷尬待規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