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貨幣政策調整取決于經濟是否跑偏
2014-04-12 09:35? 周鵬峰 李雁爭?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如果經濟增長率完全偏離了目標,貨幣政策會采取微調或是大一點的調整。 □比特幣本來就不是央行啟動的,也不是央行批準的幣種,并不是支付性貨幣,所以央行談不上取締。 □如果出現任何金融的不穩定,有可能需要再一次動用非常規貨幣政策來加以應對。 □確保宏觀經濟的金融穩定,必須考慮如何快速推進資本市場發展,更多依靠資本市場,改變金融結構。 央行行長周小川昨日在博鰲論壇分論壇“央行的未來”上頗令媒體意外地回應了多個熱點問題,比如貨幣政策會視GDP增速是否偏離目標而決定微調或者大一點的調整,也提到央行談不上取締比特幣。不過他談得最多的是中國央行為什么采取相對非常規的貨幣政策。 微調與否視情況而定 中國央行歷來強調貨幣政策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低通脹率、經濟增長、新增就業、國際收支平衡。周小川說,這四個目標的權重會動態調整,因為經濟有較正常時,也有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候,在不同情況下,目標權重會發生變化,但通常情況下,對于央行來說,通脹目標更重要,未來貨幣政策也不大可能會把就業當為最主要的目標。 周小川說,國務院有考慮經濟增速在什么區間內屬正常范圍,貨幣政策的制定考慮了增長率,如果經濟增長率完全偏離了目標,貨幣政策會采取微調或是大一點的調整。 “這就是現行的一個調控框架。”周小川同時還說,匯率的雙向浮動是機制的改革,與貨幣政策制定關系也不太大。 周小川還回應了目前是否應該控制信貸增長的問題。他認為,目前信貸增長速度基本上比較平穩,沒有明確聽到要求中國控制信貸增長的聲音,反倒是國際上不少聲音擔心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太快而拖累全球經濟。 但他也提到了一個問題,即目前國際上關心中國企業部門杠桿率偏高的問題,且高得稍顯突出。 “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信貸繼續擴張,會使其杠桿率進一步提高。這是值得大家擔憂的現象,這也是決策部門和學術界都在密切跟蹤討論的,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周小川說。 另外,周小川還談到了他對比特幣的看法。他說,比特幣本來就不是央行啟動的,也不是央行批準的幣種,并不是支付性貨幣,所以央行談不上取締。 “現在主要擔憂的是比特幣像是能夠交易的資產,就如有人集郵,主要是收藏品,作為資產交易。”周小川說。 周小川回應了目前討論較多的貨幣基金問題。他說,貨幣市場基金目前來看發展較弱,還有很大發展前景。 “至于貨幣市場基金與其他金融業務的關系,近期討論確實很多。我覺得讓他們先討論一段,對我們做決策也有幫助。”周小川說。 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必要性 在分論壇上,周小川談得最多的是中國貨幣政策非常規性的原因。 周小川解釋了常規與非常規的區別。他說,過去十年,很多國家采納了瞄準通脹率的貨幣政策,主要靠央行的政策利率來實現這一目標,這就是常規貨幣政策。非常規貨幣政策是指由于條件發生了變化,使得傳統貨幣政策不再能夠起到應有的效果,而不得不動用非常規貨幣工具,主要就是“量寬”。 他說,中國貨幣政策跟其他國家比起來一直相對非常規,因為中國仍處在改革轉型期,并沒有達到實施常規貨幣政策所必須具備的所有經濟條件。 “比方說我們必須要進行很多金融行業的改革,必須要糾正改進銀行業的一些狀況,必須要以一些非常規的方式發展我們的資本市場。” 周小川尤其提到兩次金融危機。一次是亞洲金融危機,當年中國使用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加以應對,創造了一個非常低利率的環境;另一次是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國也推出了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同樣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 “這些政策不光是保增長的,同時也是推動實現金融穩定的。”周小川說,金融危機讓市場意識到金融穩定非常重要。 “如果出現任何金融的不穩定,我們有可能需要再一次動用非常規貨幣政策來加以應對。”周小川還提到,在這一輪的金融危機下不得不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當央行向經濟注入流動性的時候,是先提供流動性,再去考慮結構性的問題,還是反之亦然,而這些問題本身也是非常規貨幣政策考慮的范疇。 另外一個可能性是很多新興經濟體一旦出現了不正常的資本流入或流出、或匯率反常,也可能造成有關國家央行再一次動用非常規貨幣政策進行干預。 對于由此延伸而來的中國央行應不應該有更多獨立性的問題,周小川則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 “我們研究團隊關注了很多不同模式。但就像之前所說的,中國還處于一個轉型調結構的階段,要從傳統的中央控制型經濟轉型到市場化經濟,在這個轉型期,央行要緊密地和其他部委合作。”周小川說。 比如商業銀行進行改革的時候,要考慮到財政部財稅改革、勞動力市場管理等多方面問題,如果央行不是政府的一部分,就很難有效地協調推動改革。 “所以中國央行作為政府的一部分,對于中國來說還是有益的,特別有益于轉型期的發展,這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周小川說。 當然每一個選擇都會有代價。“我們的代價就是,是不是很有效地控制了通脹率以及資產泡沫的增長,這還是一個問題,還不清楚。”周小川說。 與其他監管部門合作維護金融穩定 周小川還特意談到了金融穩定性問題,以及由此而來的與其他監管部門合作的考慮。 按照國際經驗來說,基本上央行可以發揮最后借款人的角色。最近IMF和其他國際組織也建議央行應該參與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如果出現市場失靈的情況,央行可以在這個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 周小川說,很多新興經濟體,甚至一些發達經濟體突然會發現基本上幾乎所有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都不健康的情況。 “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也突然發現所有的銀行從技術上來說都是破產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也一樣,突然所有銀行都不行了,這是系統性的不穩定性,也是我們要處理的問題。”周小川說,金融穩定性是應該值得好好考慮的,也就是考慮央行如何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周小川認為,在傳統商業銀行為主導,而資本市場發育不足時,金融市場的結構就是有風險的,一旦出現泡沫破裂就會帶來巨大的金融不穩定性,所以確保宏觀經濟的金融穩定,必須考慮如何快速推進資本市場發展,更多依靠資本市場,改變金融結構。 “我們要靠市場來引領這樣的發展,而且不僅僅靠市場,央行和其他監管機構可以攜手合作為這樣的市場做出貢獻。”周小川說。(記者 周鵬峰 李雁爭) |
相關閱讀:
- [ 04-11]周小川:擇機擴大存款利率范圍
- [ 04-11]周小川:逐步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
- [ 04-10]周小川:“滬港通”對監管提出新挑戰
- [ 04-10]周小川督陣上海自貿區金改
- [ 04-09]周小川: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重點做好四項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