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博鰲"對癥下藥":挖掘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
2014-04-12 21:07? ?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王瓊 黃曉夏 |
分享到:
|
在著眼長遠中應對短期下行壓力 圍繞中國經濟,一直有個“騎單車”的比喻,即經濟增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或者說需要不緊不慢。經濟增速過快或過慢都會出問題。因此,高層也推出了合理區間論。只要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就大體處于一個平穩狀態。這種平穩狀態非常重要,將為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型提供契機與環境。 穩住經濟增長就穩住了大局,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判斷。觀察當下中國經濟的現實,思考中央高層最近以來的各種表態,可以看出,2014年,穩定經濟增速依然十分重要。穩住經濟增長,是在消解下行壓力,也是為未來經濟的良性發展創造條件。 這當中至少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必須穩;二是如何穩。穩定經濟增長,不只是穩住經濟數據,還要穩住經濟質量。中國經濟的發展絕不能只看速度,而是要在速度與其他方面實現平衡。也就是說,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發展、調整經濟結構、推動深化改革和管理通貨膨脹預期等多方面的關系——這些關系若處理不好,即便經濟速度“穩”住了,也稱不上是有質量的“穩增長”。 李克強總理在博鰲論壇上的一個表態,為國際輿論所聚焦,即“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采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這個表態清晰地反映了宏觀調控的一個原則,就是要在著眼長遠中求解當下面臨的矛盾與問題。一味求強刺激,只顧當下不管長遠,或能暫時緩解眼前問題,卻很有可能為未來發展埋下隱患。過去調控當中的諸多經驗與教訓,都一再證明了這一點。 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目標所在。應對短期壓力的所有努力,必須服從這個大目標,而不是與此目標相悖。 |
相關閱讀:
- [ 04-12]通訊:“微時代”椰城海口的“李克強總理日”
- [ 04-12]李克強海口考察:入小店訪漁民 促開放改革與環保
- [ 04-12]李克強打破行程進小店買特產 問店員是否絕不售假
- [ 04-11]李克強博鰲演講:“強”式刺激,不是強刺激
- [ 04-11]李克強:讓百姓創業收入提高,生活成本降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