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要媒體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改革創新探新路
2014-04-14 10:06? 華春雨 史競男?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融合發展初見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中央主要媒體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輿論影響力及傳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粉絲總數已超過3000萬,成為深具影響力的媒體微博;新華社開展多媒體集成服務,推動傳播模式轉型升級;中央電視臺“央視影音”客戶端用戶數超過2.1億,用戶遍及海外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僅傳播渠道、傳播范圍得以拓展,中央主要媒體在繼續保持原有權威性、真實性、專業性的基礎上,報道貼近性、親和力、互動性也有了顯著提升。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報道中,中央主要媒體加強互動融合,立體化、互動式、全天候傳播兩會信息,文字視覺化、數字可視化、深奧道理通俗化,成為融合發展的一次大探索。 ——圖解類作品成為各媒體競相追逐的產品形態。人民日報整版推出“一張圖看明白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圖文報道《〈政府工作報告〉100條“干貨”》被微信等平臺大量轉發;新華網《50句話讀懂政府工作報告》帶動當日中國政府網訪問量超過2000萬;中國日報推出“中國改革進行時”漫畫專題等。 專家認為,中央主要新聞媒體這樣的創新更具時代感和現代感,也拉近了新聞解讀、會議報道與群眾的距離。 ——欄目鮮活生動,親和力大大增強。人民日報“兩會e客廳”、新華社“新華通”、中央電視臺“兩會大數據”、《“據”說兩會》等欄目,緊扣熱點問題、政策走向,廣受歡迎,受到網民追捧…… 媒體業內人士評價,這些新品牌、新欄目緊密結合新技術新業務,讓受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了新聞報道的親和力、感染力。 ——采編開放共享、互動性更加凸顯。兩會期間,中央主要新聞媒體采取了定制化、共享性、開放式采編作業。人民日報從網絡渠道選取精彩留言刊登,并配發二維碼,讓網友充分參與;新華社“新華通”大型個性化定制集成報道“我的兩會”面向不同受眾推出政務版、財經版、圖視版;央視《兩會說吧》以全新“類海采”方式傾聽百姓暢聊生活點滴、反映民心民愿;中國日報網推出“世界維度看中國”和“海外網友看兩會”互動專題。 網友們說,這些嘗試在互動中了解民意、傾聽民聲,把會議報道變成了凝聚共識的大舞臺。 堅持與時俱進,推動轉型升級。媒體融合發展正在加快傳統媒體內容的多渠道多平臺展現,推動正面聲音在網絡空間進一步放大。人們相信,隨著中央主要媒體進一步推進融合發展,其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從而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更多正能量。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 新華社記者 華春雨 史競男) |
相關閱讀:
- [ 04-13]境外媒體:蘭州自來水污染官方說法遭專家質疑
- [ 04-12]英國商戶駕二戰坦克上街 抗議政府征收停車費
- [ 04-12]德媒:遭“鞋襲”或意味著美國大選熱身開始
- [ 04-12]美前總統卡特:伊朗生產出核武器美國也不會動武
- [ 04-12]臺陸委會:當局立場不變,王郁琦沒“松口”
- [ 04-12]美前總統卡特:伊朗生產出核武器美國也不會動武
- [ 04-12]希拉里遭“鞋襲”引大選猜想 媒體力挺透出支持
- [ 04-12]希拉里遭“鞋襲”引大選猜想 媒體力挺透出支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