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拯救了1268條生命的“行賄者”
2014-04-14 22:49? 沈晨?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新社布魯塞爾4月14日電 題:拯救了1268條生命的“行賄者”——專訪“盧旺達辛德勒”保羅·魯塞薩巴吉納 中新社記者 沈晨 “千萬不要叫我英雄,更不要用非凡、偉大的字眼來形容我。我就是一個普通人。” 《盧旺達飯店》主人公原型、被外界譽為“盧旺達辛德勒”的保羅·魯塞薩巴吉納說,他不希望把自己與英雄扯上太多關聯。 2014年4月14日上午,保羅在其位于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家中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專訪。一周之前,盧旺達種族大屠殺20周年紀念活動在基加利拉開帷幕。而正是20年前的那場“慘案”徹底改變了保羅的人生軌跡。 “應該說,我從小了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親對我們要求很嚴格。這些都為我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保羅的回憶從童年開始。 保羅介紹說,他的大家庭如其他盧旺達中南部的家庭一樣,都是“混合性”的,家里既有胡圖族,也有圖西族。 “因為我的父親是胡圖族人,所以我也就成了胡圖族人。”保羅說。 胡圖族人保羅成年之后娶了圖西族人塔蒂亞娜。會說英語、法語、斯瓦西里語及盧旺達語的保羅年輕時游學肯尼亞及歐洲大陸。1994年時,40歲的保羅已擔任基加利國賓酒店總經理。 “當年,我的薪水可不低。我有車、有房、有花園,在盧旺達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保羅說。 但是保羅對其美好過去的回憶定格在了1994年4月7日。前一天,時任盧旺達總統、胡圖族人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乘坐的飛機在首都基加利附近被擊落,機上人員悉數遇難。4月7日,胡圖族人對圖西族人展開血腥報復。持續三個多月的屠殺導致80萬至100萬人喪生,多數為圖西族人。 近三個月的時間里,保羅“度日如年”,每一天他都得想盡一切辦法來對付殺紅了眼的胡圖族軍人、民兵,用錢、用酒、用“謊言”周旋其中,確保1268條性命安好如初。 外界有評論指出,保羅用不光彩的行賄手段,收買了各種舉起屠刀的人,來保全飯店內1268條性命。他的酒店成為這個血腥世界中的“和平飯店”,他也成了最光榮的“行賄者”。 對于最光榮的“行賄者”、“盧旺達辛德勒”這樣的稱號,保羅不置可否。他說:“現在想想,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過來的。外面在燒殺搶掠之時,住在我們酒店里的一千多人完好無損,我感到很幸運。” 如今定居在布魯塞爾的保羅成立了“盧旺達飯店基金會”,主要目的就是要資助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慘案遇難者家庭的婦女和兒童,使他們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和醫療。 保羅收養了在大屠殺中遇難的妻兄的兩個女兒,并把她們撫養成人。“如今,她們都在美國生活,并有了穩定的工作。”保羅說。 在異國他鄉生活了18年的保羅依舊牽掛著故土。在過去18年的漂泊生涯中,保羅只回去過盧旺達兩次。 第一次是在2003年2月,保羅隨《盧旺達飯店》攝制組在盧旺達待了15天,錄了15本資料片。 “15天的時間里,我們走訪了當年的鄰居、朋友、同事。我們要確保拍攝的影片是完全真實的。”保羅回憶說。 第二次是在2004年7月,《盧旺達飯店》上映前,保羅帶著家人回到了盧旺達。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認識自己的祖國。”保羅說。 從那之后的10年,保羅再也沒有踏上自己的祖國——盧旺達。他甚至被盧旺達總統卡加梅認為是“制造出來的英雄”。 “我知道,《盧旺達飯店》一上映,那些不喜歡我的人就會跳出來指責我。所以,我就趕緊在電影上映前帶著孩子們回家看看。事實果然被我言中。”保羅說。 保羅回憶說,在大屠殺發生后一年多的時間里,他一度感到殺機四伏。這也是他最終決定離開盧旺達移居比利時的原因之一。 “我希望10年之后,能夠重返故里。”保羅說。 在保羅看來,走遍天南海北,哪里都不如自己的故鄉。 “還是自己的故鄉最好!我盼著重返故鄉的那一天。”保羅信心十足地說。(完) |
相關閱讀:
- [ 04-10]高清組圖: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
- [ 04-07]外媒:盧旺達總統指法參與種族大屠殺
- [ 03-05]調查:日本女議員數全球排名繼續下滑 跌至127位
- [ 01-10]南非證實盧旺達前對外情報局長遭暗殺 將全力破案
- [ 01-06]盧旺達舉行紀念部族大屠殺20周年系列活動
- [ 11-08]美國勸盧旺達切斷與剛果(金)反叛武裝聯系
- [ 07-17]敘利亞動蕩局勢引難民危機 繼盧旺達以來最嚴重
- [ 05-15]盧旺達樓房倒塌致6人死30余人傷 搜救行動停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