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對市場供應短缺藥品試點國家統一定價
2014-04-15 13: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陳瑜輝 |
分享到:
|
二、改進價格管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從政府定價范圍內遴選確定國家低價藥品清單,并實行動態調整。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方式,取消針對每一個具體品種的最高零售限價,允許生產經營者在日均費用標準(另行制定)內,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自主制定或調整零售價格,保障合理利潤。各地可根據日均費用標準,確定本省(區、市)定價范圍內的低價藥品清單。對因成本上漲或用法、用量發生變化導致日均費用突破低價藥品控制標準的,要退出低價藥品清單,重新制定最高零售指導價格。對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試點國家定點生產、統一定價。 三、完善采購辦法 對納入低價藥品清單的藥品實行以省(區、市)為單位的集中采購。省級藥品集中采購機構將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生產企業直接掛網,由醫療機構網上采購交易。優先從通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版)》(GMP)認證的企業采購藥品。生產企業應當從符合資質的配送企業中選擇規模大、覆蓋面廣、配送率高、服務好的企業承擔統一配送任務,保證配送企業經營利益。對納入國家定點生產的藥品,要加強政策引導,提高配送集中度。各地要定期在采購平臺上公布本地區注冊的藥品配送企業名單,包括通過新修訂《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供貨能力、配送到位率和信譽等指標,為藥品購銷雙方選擇和評價配送企業提供服務,完善社會監督。 四、建立常態短缺藥品儲備 進一步完善醫藥儲備制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常態短缺藥品儲備。中央醫藥儲備以用量不確定的短缺藥品為主,地方醫藥儲備以用量確定的短缺藥品為主。衛生計生、工業和信息化、財政、中醫藥等部門組織篩選儲備品種、合理確定儲備數量,安排收儲資金,保障短缺藥品儲備及時到位。 五、加大政策扶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積極引導常用低價藥品生產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高供應保障能力,加快通過新版GMP認證。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對批準數量不足的臨床急需的仿制藥注冊申請予以優先審評。衛生計生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要采取措施,鼓勵各級醫療機構提高常用低價藥品使用量,并將使用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內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部門應當加快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調動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主動節約成本、優先使用低價藥品的積極性。 |
相關閱讀:
- [ 04-13]蘭州自來水受污 檢查桶裝水市場嚴查隨意擺攤賣水
- [ 04-13]政務微博已過“孔雀開屏期” 增長率從776%降至46%
- [ 04-11]媒體曝重慶羊肉串黑作坊 鴨脯肉裹羊肉粉做成
- [ 04-10]北京多家零售藥店被指無處方可直接買到處方藥
- [ 04-09]30萬人口以上縣市至少要有一所二甲醫院
- [ 04-09]衛計委回應“醫改辦重回發改委” 將堅決貫徹醫改
- [ 04-09]整治互聯網重點領域廣告專項行動啟動
- [ 04-08]浙江溫嶺80后的哥患尿毒癥 自建無菌室透析(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