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闞楓 曾鼐) 近日,圍繞北京PM2.5來源七成自產,三成來自京外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15日,北京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稱,北京全年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約占28%-36%,特殊重污染過程中,區域傳輸貢獻可達50%以上,要改善北京市空氣質量,急需切實開展區域聯防聯控。 特殊重污染天北京PM2.5區域傳輸貢獻超五成 近日,圍繞北京市PM2.5主要來源構成的消息再度引發社會關注。繼北京市環保局局長陳添15日透露北京地區PM2.5主要來源之后,北京市環保局16日正式對外發布了北京地區PM2.5最新源解析結果。 “源解析”即大氣污染來源解析,作為空氣污染重災區,北京的PM2.5來源一直備受關注。按照環保部的部署,今年6月底前,北京、天津和石家莊要完成污染源解析。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源解析結果也將公布。 在16日的通報會上,北京市環保局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此次研究的主要結論表明,北京空氣中PM2.5主要成分為有機物、硝酸鹽、硫酸鹽、地殼元素和銨鹽等,分別占PM2.5質量濃度的26%、17%、16%、12%和11%。 對于公眾關注的PM2.5來源本地與外地的占比,張大偉介紹,通過模型解析,北京全年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約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貢獻占64%-72%,特殊重污染過程中,區域傳輸貢獻可達50%以上。 “國際公認PM2.5是區域性的污染物,北京的PM2.5空間分布呈‘南高北低’,一方面北京南部地區產業結構偏重,本身污染排放量偏大,但是更重要的是因為污染物的區域傳輸。”張大偉說。 張大偉舉例,在刮南風時,北京南部邊界監測站PM2.5平均濃度就高達120微克/立方米,刮北風的時候,北京北部監測站監測的PM2.5平均濃度也就10至20微克/立方米,這和污染物的區域分布密切相關。“要改善北京市空氣質量,急需切實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削減區域內的污染物排放總量。” |
相關閱讀:
- [ 03-31]首爾和北京擬簽大氣問題協議 聯合應對PM2.5
- [ 03-16]上海新建住宅試水防霾房 室內PM2.5濃度可降一半
- [ 03-14]霧霾引爆防霾口罩市場 功效受質疑專家吁出臺標準
- [ 03-12]日本環境省開會決定調查國內PM2.5源頭
- [ 03-03]廣東肇慶環保局長:用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還肇慶藍天
- [ 02-26]去年福州19天PM2.5超標 城區空氣全年94%達標
- [ 02-26]去年福州空氣質量排名全國前列 施工噪聲超交通
- [ 02-26]讀懂網友自測PM2.5背后的民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