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
2014-04-16 20:37?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 中國日報記者: 請您給我們分析一下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的具體原因,您怎么看待在接下來的季度經濟繼續下行的壓力?謝謝。 盛來運: 謝謝你的提問。關于一季度增速為什么會回落,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今年以來,美國遭遇“嚴冬”,拖累了本國的經濟增長。新興經濟體今年受一些因素的影響,下行壓力比較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調低了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調低了0.1個百分點,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調低0.2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世界經濟的復蘇比預期的要差,從外部環境來講,不可避免的要影響到我們的出口,出口增速不如預期。 二是我們國家正處在“三期”疊加階段,即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就像人們所說的是爬坡過坎,所以現在正處在一種關鍵時期。開過車的人都知道,當汽車爬坡的時候把速度換到一個低檔,速度慢一點,汽車開起來更穩而且更有勁。 三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今年以來各級政府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也加大了環境污染治理的力度。這些方面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所以一些地方寧愿把經濟增速降下來,也要追求綠色發展、追求可持續發展,這是值得鼓勵的。 關于如何看待經濟增速的下行以及下行的壓力,談以下幾點認識:一是經濟增速下行是中國經濟進入發展轉型新階段的客觀反映。經過30多年接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事實上已經進入了一個轉型新階段。目前,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和內生因素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比如,勞動力供求關系在發生新的變化,并且資源環境條件的約束性增強,使得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趨于下降,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是符合階段性的客觀要求。我們不可能在現階段像以前那樣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這是目前進入新階段的一種客觀反映。 二是在新階段主動把增長速度降下來是有利于調結構、轉方式,特別是有利于市場機制發揮倒逼作用來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三是7%-8%的速度也是不低的。按照這個增長速度計算的話,目前每年所創造的財富增量,雖然增長速度在回落,但是增量還是在擴大的。比如2013年按不變價算的話,當年所增加的GDP增量相當于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一年的GDP總量,如果要是按現價算的話規模更大,相當于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一年所創造的GDP總量。增長速度雖然在回落,但是創造財富的增量還是在擴大,從中長期來看,經濟增長速度仍然不低。 如果我們拋開速度的因素,以更寬的視角來觀察中國社會經濟結構變化的話,事實上中國經濟現在正在發生著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結構性的變革。比如說,雖然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是城鎮化仍在較快推進,每年城鎮化率提高一個百分點以上;雖然工業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是第三產業發展還是比較快的,去年第三產業所占比重第一次超過二產比重;雖然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提升。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結構性的變化。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說中國經濟已經由工業主導型的經濟轉向服務業主導型的經濟,由投資主導型的經濟轉向消費主導型的經濟,但是這個過程正在加快,這種變化正在悄然發生。所以從這些角度來講,我們也應該轉變觀念,要用新的視野來看待中國經濟的變化,一定要認識到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轉型發展的新階段,一定要有一種新的思維、新的視角來看待中國目前所進行的結構性變革,以及出現的新變化。謝謝。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