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網絡流傳一則“白米飯是垃圾食品之王”的文章,不少健康網站還進行了轉載,引起一些人的擔憂。其中一些觀點讓人驚訝,比如“一碗白米飯就是一碗糖”“白米飯是垃圾食品之王”,等等。這些說法是否靠譜?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疑問一:白米飯是垃圾食品? 【回應】白米飯提供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另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把白米飯視為垃圾食品未免太聳人聽聞了。”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介紹,白米飯含有約8%蛋白質(按大米重量計算),每天吃6兩(300克)大米(符合膳食指南推薦量)可以獲得24克蛋白質,大約是普通成年人每日蛋白質推薦量的1/3。雖然米飯中蛋白質質量的確不如魚肉蛋奶,但大米蛋白質與其他來源的蛋白質混合食用后,可以提高整體蛋白質營養價值。另外,白米飯(精制谷物)中還含有少量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B族)、礦物質(如鉀、鈣等)、膳食纖維等,白糖則完全沒有。 網文稱,“白米飯幾乎不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只有淀粉,只有糖”。 “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醫學博士、在日中國人醫師協會理事長錢勇表示,“根據日本科學技術廳資源調查會編制的資料得知,大米成分中大約75%為糖(淀粉),余下的25%包含有蛋白質、脂類、維生素B1、B2、鈣、鐵、鋅和食物纖維。” 四川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曾凱宏指出,大米中含的糖是多糖,是淀粉,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每種食物都有營養價值,只是營養素含量不同而已。 網文稱,“美國《活得夠長活得更幸福》的作者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在他所推出的食物金字塔中,將五谷類完全去除,代以更多的豐富的蔬菜!” 錢勇指出,主食是不同人種不同民族根據各自環境、氣候條件、生產能力作出的歷史選擇,而亞洲人自古以來就選擇大米作為主食。由于人的大腦唯一的能源是由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的葡萄糖,因此每個人每天都必須進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光補充蛋白質或脂肪類食物無法提供大腦所需能量, 也無法維持人腦的各項機能。 王興國表示,“五谷類完全去除”不是主流觀點,更不是可以推廣的指南。倒是有很多保健品直銷企業在推這種“低碳減肥法”。 “確實有雷·庫茲韋爾主張的‘修改食物金字塔’一說。”錢勇稱,“雷·庫茲韋爾開有一家出售保健食品的公司(公司網址:www.rayandterry.com)。作者造的聲勢很大,很可能是商業炒作。” |
相關閱讀:
- [ 03-31]喝剩的豆漿可以用來煮米飯
- [ 03-19]米飯里竟吃出一排假牙 福州依伯磕壞真牙
- [ 02-12]魚骨卡喉要當心 喝醋吞米飯偏方處理不可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