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次平常的聚會,廣州人宋洪輝在三水河口的一個荒地中發現古近紀鳥類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生王敏近日表示,宋洪輝去年在三水發現的一塊鳥類化石為三水首次在古近紀地層發現的鳥類化石。 應邀宴飲卻發現化石 據記者了解到,去年2月11日晚,46歲的廣州市民宋洪輝應邀到南海黃岐宴飲,但作為一名化石愛好者,他決定與兒子先到三水采集化石。沒想到這個即興而為的決定,讓宋洪輝成為三水首個古近紀鳥類化石的發現者。 當日9時許,宋洪輝與兒子一同來到三水河口。在河口錦福路旁的一個荒地里,父子二人收獲豐富:他們一個上午采集到9塊魚類化石和一些植物化石。正當準備收拾物品趕赴南海,一塊開裂的魚類化石引起了宋洪輝的注意。出于好奇,宋洪輝沿裂紋剝開魚化石,發現內里還藏有一個爪型化石,隨著兩層化石完全剝離,更多骨骼化石得以重見天日,這讓他既意外又興奮。宋洪輝初步斷定該塊化石屬于爬行類或者鳥類化石,但其余部分他從未見過,只好先把整塊化石帶回家再作考究。 系首個古近紀鳥化石 “后經網友討論,初步證實是鳥類化石。”宋洪輝回憶說。去年3月,宋洪輝托人將上述鳥類化石轉交給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由該研究所對化石進行進一步研究。對此,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生王敏說,宋洪輝所發現的鳥類化石為三水在古近紀地層(6500萬年前~2300萬年前)首次發現,也是三水盆地迄今發現保存最完整的一塊鳥類化石。有關該化石的研究論文即將完成。 知多D:三水盆地聚集鳥類化石 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據地質專家張顯球介紹,三水盆地化石非常豐富,以魚類化石數量居多。有關古近紀的稱謂,文字解釋舊稱早第三紀,是地質年代中新生代的第一個紀,開始于大約距今6500萬年。 2009年年初,三水古生物專家張顯球在禪城區南莊鎮發現三水盆地首個鳥類化石,后該化石被命名為“張氏三水鳥”。對于宋洪輝的發現,張顯球指出了張氏三水鳥與它的不同之處。張顯球說,在時間上,張氏三水鳥生活于距今5600多萬年前,而后者生活于距今6300多萬年前;在體型上,張氏三水鳥形如成年雞只大小,后者只比成年麻雀稍大;此外,張氏三水鳥喜水棲,后者則以樹棲為主。 王敏說,此前我國在古近紀地層中發現的鳥類化石非常少,除張氏三水鳥外,這些材料分布在北方,“宋洪輝發現的鳥類化石,不僅豐富了三水盆地古近紀的生物群落面貌,更豐富了我國古近紀鳥類的化石記錄以及地理分布。” (記者楊波 實習生林琳) |
相關閱讀:
- [ 04-04]尤溪開展鳥類攝影圖片展
- [ 04-02]海邊鳥跑到大山來 明溪鳥類晉升為208種
- [ 03-28]鳳頭現身明溪 刷新明溪野生鳥類新記錄
- [ 03-21]中國首次發現羅曼維爾雁鴨亞科鳥類化石(圖)
- [ 03-19]甘肅尕海濕地面積增至歷史之最 棲息鳥類達3萬多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