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張成澤遭處決后,外界曾傳言朝鮮內部大規模“清洗”。但3月上旬舉行的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選舉中,那些被視為張成澤親信的人大多當選。同時,國防委員則多是金正恩“身邊人”。
朝鮮領導集體
三月以來,從美韓持續的大規模“占領平壤”軍演,到朝鮮揚言不排除“新形式”核試驗,半島局勢再度緊張升級,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各國代表展開穿梭外交斡旋。主張無條件展開對話的朝鮮,在宣揚金正恩“經濟建設和核武力建設并進路線”的同時,平穩完成權力核心人事調整,組成了新一屆政府。
4月15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再度以紀念已故領導人金日成誕辰“太陽節”慶典為契機,對外展現文化和體育交流的開放姿態。
國防委員會由“新勢力”組成
朝鮮本月9日舉行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以金正恩為最高領導人的新權力核心圈亮相: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崔龍海不出意外地成為新“二號人物”,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內閣總理樸鳳柱等主要的“老面孔”留任,最具實權的國防委員會則基本由金正恩“新勢力”組成。一度傳言因張成澤案遭清洗的前駐瑞士大使李秀勇出人意料地出任外務相。在朝分析人士認為,朝鮮新領導層顯現穩定和延續,內外政策不會有大的變化。
作為朝鮮最高權力機構,最高人民會議每五年選舉一次。這是金正恩2011年底執政以來首次舉行最高人民會議。通過朝鮮最高人民會議上的人事變化,可以了解朝鮮黨、政、軍權力結構變化。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再次當選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根據他的提名,會議選舉產生3名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排名依次為崔龍海、李用茂、吳克列。
這意味著,崔龍海正式取代去年12月因從事顛覆國家陰謀行為而遭處決的原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成為朝鮮僅次于金正恩的“二號人物”。
金正恩掌權后,崔龍海出任人民軍總政治局長,去年3月出任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他的父親、前人民武力部長崔賢是朝鮮已故國家主席金日成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元老。
另外兩名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李用茂、吳克列的職務和排名沒有發生變化。
張成澤的親信大多當選
其他委員則“大換血”,近兩年遭解職的前人民武力部部長金永春、前人民軍總參謀長金格植等金正日時期的“老人”同樣被金正恩“身邊人”取代,后者包括現任人民武力部長張正男、勞動黨主管軍需事務的政治局委員樸道春、國家安全保衛部長金元弘和人民保安部長崔富日。
張成澤遭處決后,外界傳言朝鮮內部大規模“清洗”。但3月上旬舉行的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選舉中,那些被視為張成澤親信的人大多當選。
此前,外界傳言將“被退休”的現年86歲的金永南,繼續擔任最高人民會議常委會委員長。其他“老面孔”包括副委員長楊亨燮、金英大和名譽副委員長金英柱、崔永林,樸鳳柱也繼續留任內閣總理。
會議一致通過了樸鳳柱提出的內閣成員名單。內閣中各個省(即部)的領導人大多留任,內閣副總理人數由9人減少為4人。現年75歲的樸鳳柱,曾于2003年9月至2007年4月首次擔任總理。勞動黨去年3月底提出“經濟建設和核武力建設并行路線”后,他在4月初舉行的第12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七次會議上再度當選總理,尋求推動經濟改革。
外相預計會加強對歐外交
新一屆朝鮮內閣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李秀勇接替樸義春出任外相。李秀勇現年79歲,曾任駐瑞士大使。對外界而言,李秀勇入閣多少令人吃驚。張成澤事件發生后,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曾妄稱,李秀勇作為張成澤的“同伙”而遭處決。而韓國媒體報道,據信金正恩及其妹妹金與正(前譯金汝靜)上世紀90年代在當地一所國際學校求學時,受到李秀勇照料。
作為外交部長,外相在朝鮮外交中更多是執行角色。換外相并不意味著朝鮮會改變對美國的政策或關于核項目的政策。分析人士預計,李秀勇在瑞士、荷蘭等歐洲國家常駐20多年,朝鮮此舉可能是想用其擺脫國際社會孤立并積極吸引外商投資,朝鮮對歐外交會有所加強。
此外,金正恩姑母金敬姬9日沒有現身會場。張成澤事件后,金敬姬一直沒有公開露面,朝鮮媒體報道也沒有提及她或者她領導的勞動黨輕工業部。
朝中社報道,金正恩再次擔任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是一件大喜事”,將保證朝鮮將主體革命事業和先軍革命事業進行到底。他再次當選,體現了全體人民軍官兵和全國人民對他的絕對支持和信賴。朝鮮各地于4月10日舉行慶祝大會,舉國歡慶金正恩再度被推舉為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金正恩還于當天與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第13屆代議員們一起在平壤萬壽臺金日成、金正日銅像前合影。(記者杜白羽 發自平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