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莫言首次來到浙江大學,受聘杭州文藝顧問。 在麥家西溪濕地的工作室,在冬日的暖陽里,一南一北兩個作家,泡上了兩杯綠茶。 莫言和麥家談論的,是“魔幻現實主義”。 “在高密東北鄉,車開著開著,會有一只黃鼠狼跳躍著穿過公路。在中國的傳統故事里,黃鼠狼是神怪的化身。馬爾克斯說,他寫的不是魔幻,而是拉丁美洲的現實。故鄉留給我的印象,也是我小說的魂魄。”在杭州西溪的莫言如是說。 今天,也就是馬爾克斯去世的第三天,在北京,又是莫言和麥家兩個作家在聊天,話題又扯到馬爾克斯。莫言說,他是在醫院看牙時,從牙醫那里得知馬爾克斯去世的消息。 “在牙鉆的轟鳴聲中,我想起了上世紀80年代中國作家幾乎是集體閱讀《百年孤獨》的情景。我不能說馬爾克斯是當代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紀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確沒有一本書像《百年孤獨》那樣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這是59歲的諾獎得主莫言對87歲的諾獎得主馬爾克斯的目送。 順著他,聽之任之寫下去 1984年秋,莫言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在恩師著名作家徐懷中的啟發指導下,寫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紅蘿卜》、《紅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說。在《秋水》這篇小說里,第一次出現了“高密東北鄉”這個字眼,從此,“就如同一個四處游蕩的農民有了一片土地,我這樣一個文學的流浪漢,終于有了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場所。” “我必須承認,在創建我的文學領地‘高密東北鄉’的過程中,美國的威廉·福克納和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給了我重要啟發。我對他們的閱讀并不認真,但他們開天辟地的豪邁精神激勵了我,使我明白了一個作家必須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地方。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謙卑退讓,但在文學創作中,必須頤指氣使,獨斷專行。”莫言說。 那一次,在杭州的莫言全面剖析了自己的文學風格,他說當年并非要寫西方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的翻版,而是想寫出有自己特色、中國特色的小說,即“夢幻的現實主義”。 “后來我讀到他的書之后, 還是愛不釋手, 有一種強烈的共鳴感,讀起來好像是馬爾克斯在講述我的故事一樣。 為見他,兩周讀完《百年孤獨》 2012年10月,莫言在瑞典摘得諾獎桂冠,本報記者也在莫言身邊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瑞典文學院的頒獎辭中說他的作品是“夢幻的現實主義”,莫言認為這是比較合適的說法,如果僅是魔幻現實主義與中國的結合,就沒有原創性。 莫言說,《百年孤獨》他很早就讀過,但沒有讀完。“他的書改變了我的文學觀念。”莫言在瑞典跟本報記者回憶,2008年他要去日本參加一個活動,他們說馬爾克斯也要參加。他想,要見崇拜已久的大師,就應該讀完他的《百年孤獨》。用兩個星期讀了一遍。讀完感覺18章之后寫得勉強,甚至有點草率。感覺作家寫到這里,氣不足,有點強弩之末。他就說,即便是馬爾克斯這樣的大師的巔峰之作也是不完美的,也是可以挑出不足的。當然這只是作為讀者的莫言的個人看法。后來由于個人原因,他沒去參加這次會議,馬爾克斯也因身體原因沒有出席。說到這次未遂的見面,莫言道:“很遺憾沒有見到。其實,作家之間互相讀作品,就是最好的見面。” 莫言說,當時,中國作家們意識到生活中充滿了魔幻的素材,可以來描述和表現個人經歷與中國現實。1984年前后,“中國文壇出現了許多馬爾克斯的模仿者,我想這樣的模仿沒有出息,我要‘避開這兩座灼熱的高爐’。”他說的高爐,一是福克納,一是馬爾克斯。 莫言說,“福克納也是馬爾克斯的精神導師,馬爾克斯學了福克納,建起了自己的故鄉,但支撐他的宮殿的支柱是孤獨。我們不可能另外去發現一種別的方法,唯一可做的是——學習馬爾克斯——發現自己的精神支柱。” 用20年,離開他又靠近他 對此,莫言并不否認馬爾克斯對自己的影響。“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從根本上顛覆了我們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讀到《百年孤獨》,心情就像當年馬爾克斯在巴黎讀到了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樣:原來小說可以這么寫!” 但是莫言強調,事實上,他與馬爾克斯和福克納“搏斗”多年 “我想這幾十年來我就一直在千方百計地逃離他們。” 從第二個長篇《天堂蒜薹之歌》,莫言就因為有意要回歸到現實主義而忍痛割愛一些具魔幻色彩的精彩細節。但2005年在寫作《生死疲勞》時,莫言決定不再躲避馬爾克斯,“這個時候我徹底地放開了,我覺得躲他這么多年,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東西都沒寫進去,我把腦子里面積累多年的魔幻的資源寫進去了,但用了東方的情節。”到寫《蛙》的時候,莫言再退了一步,老老實實地塑造人物,回歸到了讀《百年孤獨》之前的狀態。“我搏斗了20年,終于可以離開他了,但我覺得我現在也終于可以靠近他了,因為我把中國的魔幻素材處理得和他不一樣,這個過程是如此的痛苦也如此的漫長。” |
相關閱讀:
- [ 04-16]湖南科技大學保安長相酷似“莫言”走紅
- [ 03-23]莫言自曝曾勸阻太太救治受傷老人 稱十分慚愧(圖)
- [ 03-13]【兩會圖刊】莫言的“議政路”
- [ 03-04]全國政協會議開幕 毛新宇姚明張國立莫言等參會
- [ 03-03]成龍婉拒酒店服務生合影請求:10天都在這呢
- [ 12-31]莫言獲獎一年 二哥管謨欣生活變得“三多”
- [ 12-27]莫言闡述“如何講中國故事”自稱對AK47故事最敏感
- [ 12-19]第二屆中華藝文獎頒獎典禮舉行 莫言、秦怡等獲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