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擦槍走火”是中日關系“真正危險”
2014-04-21 09:2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參考消息4月21日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9日文章】題:如何駕馭日中的東中國海爭端 在世界關注烏克蘭之際,來自日本和中國的船只與飛機幾乎每天都在東中國海荒蕪的小島附近幾英里內相互挑戰。日本稱這些小島為尖閣群島,中國稱之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雖然這種危險的競爭可追溯至19世紀末,但2012年9月引發中國廣泛反日示威的卻是由于日本政府從日本私人業主手中收購了這些小島當中的三個。這一問題必然會在奧巴馬總統即將對日本進行的訪問期間提出。 1972年5月美國向日本歸還沖繩時,這項移交包括美國在1945年以后曾管理的這些有爭議的小島。幾個月后,當中國和日本使戰后的兩國關系正常化時,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曾就這些島嶼問題詢問中國總理周恩來。周恩來提議將這個問題留給后人。兩國都保持了對這些島嶼的主權要求。 幾十年來,這一模式一直發揮著作用。 2010年9月7日,一艘中國漁船在這些島嶼附近與日本巡邏船相撞,于是日本當局將中國漁船帶回日本。經過中國的幾天抗議,日本釋放了船員,但對船長提出起訴。中國暫停了對日稀土出口。日本很快又釋放了船長,但在近兩個月內,中國并沒有恢復對日稀土出口。當被問到為什么中國做出如此的反應時,中國官員說,他們別無選擇,因為一旦日本起訴船長,就意味著要接受日本的法律和主權。 在中國看來,日本通過2010年逮捕中國船長,再通過2012年的購島,破壞了周恩來與田中協議的現狀。中國還認為,日本正在進入右翼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時期,購島是日本刻意開始破壞二戰解決辦法的進程。2012年以來,中國船只不時在日本聲稱為其領海的水域活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活動煽動了日本的民族主義。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螺旋仍在繼續,無法預見到雙方按動復位按鈕的機會。 快進到首相安倍晉三去年12參拜經靖國神社。這無異于火上澆油。在幾十年來密切關注日中關系之后,我們認為,近半個世紀以來,情況都沒有像現在這么糟糕。 日中兩國領導人一再表示,他們不希望戰爭,而且也沒有理由不相信他們。他們認識到,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關系若遭到破壞,就會徹底打亂各自的發展計劃和內部穩定。真正的危險并不在于國家領導人的意圖,而在于較低層次上的誤判的可能性,在于“事件處理”方面的有限經驗,以及競爭性民族主義氣氛下的局勢升級。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能期望的最佳狀況就是回到原來的周恩來—田中式的智慧。如一些人所建議的,這樣做的一種方式或許是宣布這些島嶼為海洋生態保護區,來維護本地區更大的利益。這些島嶼和周邊海域都不會有人居住,也不會用于軍事目的。在理想情況下,中國和日本會同意這樣做,但在當前的氣氛下不大可能。也可以探討其他的機制,以產生與此相同的結果。這么做雖然不會令問題徹底化解,但能給問題降溫,讓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平靜。(作者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教授、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約瑟夫·奈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 |
相關閱讀:
- [ 04-21]約瑟夫·奈:“擦槍走火”是中日關系“真正危險”
- [ 04-11]日媒稱中國日本學校人數減少 因霧霾和中日關系
- [ 04-09]日駐華使館舉辦櫻花會 大使“盼中日關系春天”
- [ 04-04]外交部:中日關系困局由日方造成 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和反省
- [ 04-04]中日關系仍無緩和跡象 德專家稱日國際壓力猛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