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休斯敦4月21日電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最新數據,美國人口在2013年僅增0.72%,為80年來最低增長率。美國對移民的吸引力下降,國內出生率下跌到幾十年來最低,其“罪魁禍首”是經濟衰落。 “你知道美國的人口增長處于大蕭條以來的最低點嗎?”美國參議院候選人薩維斯(Robert Sarvis)公開表示,“若想改變這一趨勢,就應該支持放寬移民法。” 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美國人口增長比率曾在經濟大衰退期的1933年觸底,僅有0.59%;隨后開始逐漸上升,1950年達到峰值2.05%;直到2009年一直徘徊在1%上下。 2010年,隨著美國慢慢從經濟危機中復蘇,人口增長率驟降至0.84%,2012年是0.74%,2013年僅為0.72%,已經達到了經濟大衰退后近80年來的最低點。 布魯金斯研究所人口統計學專家弗雷(William Frey)表示,美國的人口增長是和經濟密切聯系在一起的,經濟情況不好時,夫婦就會推遲生兒育女。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表明,2012年美國15至44歲的女性中,只有12.6%的人有孩子,創下了1940年以來的最低出生率紀錄。 此外,本世紀初開始的移民潮已然放緩,去年美國新來移民843145人,比2001年的將近120萬大幅下降。 多數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都是持續幾十年來的萎縮趨勢。賓西法尼亞州昔日工業重鎮強斯頓(Johnstown)所在地坎布里亞縣(Cambria County)從1940年到2013年人口減少34%;馬里蘭州阿勒根尼縣(Allegany County)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口下降18%。 鋼鐵、汽車等制造業的衰退,導致很多州的大都會地區失去大量就業機會。新罕布什維爾大學卡西研究所資深人口統計學家約翰遜(Kenneth M. Johnson)指出,“制造業的下滑和失業導致了人口下降,特定行業損失的就業機會正是人口增長率衰退的源頭。年輕人離開中西部大都會地區去尋找新的工作,必然導致新生兒出生率下降;這種情況也導致了這些區域的老齡化,居民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完) |
相關閱讀:
- [ 02-28]"酷城市"與"富城市":美國人口流動對中國城市的啟示
- [ 04-01]美國人口結構改變 高法欲推翻現行民權政策
- [ 03-20]美國人口遷移日均13萬人 洛杉磯亞裔多搬往橙縣
- [ 03-18]拉丁裔人口增長 美國人口“白黑”結構改變
- [ 12-24]美國人口老化生育率低 報告指人口成長靠移民
- [ 12-17]新移民數和出生率銳減 美國人口預測值4年縮水近4000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