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駐華大使:中俄關系不受世界局勢左右
2014-04-22 13:43? ?來源:新華國際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瑜輝 |
分享到:
|
1973年,杰尼索夫·安德烈·伊萬諾維奇作為一名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學生,以實習生的身份來到中國。17年后,這位漢語流利的“中國通”再次回到了中國,此次,他的身份是俄羅斯駐中國特命全權大使。近期,這位履任新職近一年的俄羅斯駐華大使就中俄兩國關系等話題接受了《世界博覽》記者的專訪。 中俄兩國的關系沒有功利性 記者:杰尼索夫大使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世界博覽》的專訪。習近平主席去年三月訪問俄羅斯期間,明確指出“俄羅斯在中國對外政策中占據優先地位”,而普京總統在高度評價中俄關系時說:“目前俄中關系處于歷史最好的發展階段”。兩位領導人確定了雙邊關系的實質,您是如何解讀它們的?您個人如何理解主席所說的“優先”的概念?它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杰尼索夫:為了能夠充分理解俄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所蘊含的特質,只需回顧一下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出席索契第二十二屆冬奧會開幕式。正如我們所了解的,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有史以來第一次出席在國外舉行的大型體育賽事開幕式——特別是,這正值中國傳統的農歷新年“春節”期間——這一賽事正是俄羅斯的冬奧會。 除此以外,這已經是習近平連續第二年選擇我國作為其年度首次出訪的國家。這也說明了俄中關系正處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直觀體現了無論是在中國的外交政策中,還是在俄羅斯的外交政策中,推動雙邊戰略伙伴關系都具有優先性。 當然,優先性不只表現在最高層領導們的接觸中。目前,我們兩國正在各個領域開展大規模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兩國在國際議程熱點問題上的協調立場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們在伊朗核問題、朝鮮半島核問題,以及調解敘利亞危機方面,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合作經驗。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向中國人民對烏克蘭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的深刻理解表示感謝。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家,它發出的聲音和英明的立場,在全世界都余音繞梁。 我們兩國的關系沒有功利性,不由世界或地區的局勢所左右,也不取決于任何第三國的行為。同時,基于政治互信的俄中戰略伙伴關系,能讓我們更加有效地在國際舞臺上捍衛共同的利益,在聯合國安理會以及各國際組織和論壇框架內協調行動,抵抗國際恐怖主義的擴散、“顏色革命”的操作,為維護地區與全球的和平、穩定、安全做出積極的努力。 我們在國際舞臺上的合作已成為全球穩定的可靠因素和抵制試圖建立單級世界秩序的有效辦法。 中國最重要的財富是她的人民 記者:您第一次來到中國的時候正值“文革”期間,后來在不同的年代,又在這里工作過很長時間。您是中國近半個世紀發展的見證人。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中國的哪些變化給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杰尼索夫:確實,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是在四十多年前。后來,在七十年代末,我成為改革開放政策伊始的見證者。從那時起,中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國際舞臺上開始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全世界都認可中國在科學技術、工業生產、文化教育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我認為,中國最重要的財富——是她的人民,是他們讓國家得以如此快速飛躍成為可能,事實上是將國家推動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水平。 記者:您是一個經濟學家,曾在蘇聯駐華貿易代表團工作過。您如何看待中國改革開放政策開始后,中國迅速發展的經驗? 杰尼索夫:中國在改革開放期間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今天,中國的外貿交易額居世界首位;經濟規模僅次于美國,居第二位;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也是世界最快的國家之一。這是“中國奇跡”——實際上,這是中國政府幾十年來一貫奉行的國家發展與現代化政策、全體中國人民具有創造性的偉大勞動的自然結果。中國在成功解決現有問題,正一步一步繼續向前邁進。 也許,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許多科學研究中心,都在研究中國經濟騰飛的現象,總結出這樣或那樣值得關注的有益經驗。我想提一個關鍵點,這一點確保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全面成就——中國以開放精神接受國外的先進成果和最佳的實踐經驗,認真對它們進行研究和吸收,但在國內應用時又非常慎重,充分考慮自身的特點。我認為,正是這個方法,最終使中國取得了最好的成就。而這個方法實際上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成功訣竅。 俄中經貿務實合作沒有政治合作發達 記者:雖然從2000年起,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增長迅速,并在2012年達到了881.6億美元,但這一數據與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的貿易額(同期分別為5460億、4846.9億、3294.5億和2563.3億美元)相比,差距不小。您認為,阻礙中俄兩國顯著增加經貿合作的原因有哪些? 杰尼索夫:不僅是在中國,俄羅斯也發現,俄中經貿合作沒有像兩國在近幾年取得的高水平的政治關系那么密切。在這方面我們指的不是絕對數字,特別是與美國和歐盟相比,后者的經濟規模也比俄羅斯大。我們的意思是,隨著我們在政治層面不斷增強互信、加強合作,在俄中商貿領域同樣應快速提高的共同商業利益卻并沒有隨之到來。 同時,要是說情況沒有向好的方面發展也是不對的。最近幾年,無論對于莫斯科還是對于北京來說,相互經濟合作的意義都顯著提高。中國堅定地在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名單中占據著第一位,而我國也進入了中國主要伙伴的前十位。十年來,雙邊貿易額增長了三倍,已接近900億美元。不久前沒人會想到這個水平,而今天,這個水平似乎已經不夠了。 眾所周知,兩國領導人設定了至2015年前貿易額實現1000億美元、至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這不是一個容易完成的任務,特別是考慮到全球經濟現在面臨的嚴重危機與挑戰。但是我們將與中國伙伴一起,為實現這些任務,目標明確地投入工作。因為我深信,為進一步提高貿易增長額,我們兩國擁有一切客觀所需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數量上的增長,我們還為提高俄中貿易關系的質量付出努力。為此,我們正在采取優化雙邊貿易結構的措施,其中包括通過加強投資合作、產業協作以及其它形式的合作。最近幾年,為了支持創新領域的務實合作,我們做了很多,為發展兩國公司間的接觸創造了有利條件。 烏克蘭危機是外部勢力導演的悲劇 記者:我看到,3月9日下午,在大使館的官方微博里出現了8條批評美國政府針對烏克蘭政策的微博。這些消息吸引了大量網友的注意。有一個網友開玩笑說:“俄羅斯和美國正在微博進行地緣政治斗爭”。您對此如何評論? 杰尼索夫:我們真誠地擔心和同情我們的烏克蘭兄弟人民。現在發生在這個國家的事情——就是一場由外部勢力導演的悲劇。同中國一樣,我們全力捍衛著國際法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準則。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在歷史上就有許多關聯。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我們共同的勝利并肩作戰。俄羅斯隨時準備向鄰邦和朋友伸出援助之手。 世界上有一些力量,總想對一系列已有定論的歷史事件進行重新評價。俄羅斯和中國堅定地站在反對這種做法的立場上。我想重申一遍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在3月18日咨文中說過的話——我們感激中國,中國領導人從歷史和政治的角度,全面考量了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局勢。 記者:從一些關于您的資料中了解到,您有烏克蘭血統。您出生在烏克蘭東北的哈里科夫市。您在上大學和作為外交官工作時是否經常回哈里科夫?您對這個城市有哪些印象? 杰尼索夫:是的,我確實出生在哈里科夫,但是從未在那里長期居住過。我的祖父和祖母生活在那里,上學的時候,我每個暑假都會去看望他們。我熱愛哈里科夫,這是一個美麗、善良、好客的城市。我希望,我將來還能有機會去那里,在那里的感覺“像在家里一樣”。 當代俄羅斯人并不了解中國 記者:2012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實施“中國夢”政策,也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幾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俄羅斯有類似的“俄羅斯夢”嗎?如果有,這個概念都包含哪些內容? 杰尼索夫:俄羅斯的國家歷史已經延續了上千年。當形勢對我們不是很有利的時候,價值觀的連續性和民族統一的理念,多次在各個歷史時期幫助了俄羅斯人抵御外辱。俄羅斯人民是愛好和平的,尊重所有國家的自身特點。俄羅斯夢——就是整個國家,乃至每一個公民的可持續發展。 俄羅斯人民是熱情好客的,總愿意對朋友和友好鄰邦給予幫助和支持。我們嚴格遵守自己的諾言,并履行自己的義務,即便是在俄羅斯困難的時候。例如,在使俄羅斯遭受了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后,蘇聯在新中國的工業建設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記者:俄羅斯和中國曾有30多年關系處于高度緊張的程度。但是,在中俄關系正常化之后,很多中國公民,尤其是年輕人,對俄羅斯現在的狀況一無所知。一個事實是,80年代至今,美國文化和價值觀開始大規模地進入中國。 俄羅斯是一個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的國家。您是否認為當代中國青年應該更多地了解俄羅斯? 杰尼索夫:在所有的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史中,都有繁榮和衰敗的時期。俄羅斯和中國翻過了歷史篇章,一起創造了最佳的睦鄰模式,今天正在成功發展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兩國青年肩負著一個特殊的使命——年輕一代應繼承我們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 俄中兩國首腦已宣布啟動另一個大型項目,2014年和2015年,兩國將互辦“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期間,計劃將舉辦200多個活動,活動目的是加強兩國青年一代的交流。我補充一點,當代俄羅斯人也不是像我們所期望的那樣了解當代中國。我相信,類似這樣的大型活動,能促使我們兩國人民更加接近,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傳統。 習近平是索契冬奧會最重要的外國客人 記者:北京和張家口提交了主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申請。俄羅斯剛剛在索契成功舉辦了冬奧會。關于主辦冬奧會,您可以給北京和張家口哪些建議呢? 杰尼索夫:索契冬奧會不僅對獎牌總數居第一位的俄羅斯隊來說是成功的。從整體上看,也是全世界一個冬季運動的盛大節日。索契洋溢了節日的氣氛,一切都彌漫著奧運精神。對我們來說,中國的支持非常重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事實上成為了索契冬奧會開幕式上最重要的外國客人。中國運動員在許多體育項目上表現出色,特別是在冰上賽場。 就在不久前,2008年,北京舉辦了夏季奧運會。北京奧運會規模宏大,向全世界展示的不僅是中國的體育實力,更有今日的迷人面貌和發展成就。我相信,如果國際奧委會能投票贊成把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權交給中國,那么我們將得以期待一次異彩紛呈、歡樂祥和的體育盛事。 杰尼索夫簡介 杰尼索夫·安德烈·伊萬諾維奇,俄羅斯駐中國特命全權大使。1952年出生于烏克蘭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從18歲起就開始學習漢語,而當時中國與前蘇聯的關系正處于低潮期。 1973年,他作為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一名學生,以實習生的身份來到中國,在蘇聯駐華貿易代表處擔任翻譯。1974年,杰尼索夫回國繼續攻讀碩士學位;80年代,他成為蘇聯駐華貿易代表處的經濟學家,1991年前蘇聯解體后,他曾短暫回國,但很快又重返中國,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工作。他在中國生活的時間,加起來長達十年。 1997年回國后,他繼續在外交部工作,曾任俄羅斯駐扎埃及大使、俄羅斯常駐美國紐約聯合國代表、俄羅斯聯邦駐聯合國安理會代表、俄羅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長等職。從2013年5月起任俄羅斯駐中國特命全權大使。 |
相關閱讀:
- [ 04-18]俄能源委副主席:中俄兩國能源合作將更加深入
- [ 04-11]專家:中俄擴大青年交流夯實兩國世代友好基礎
- [ 04-10]外交部:中俄雙方企業正在積極商談東線天然氣項目
- [ 04-10]中方希望中俄盡快就基礎氣價達成一致 簽署購銷合同
- [ 03-29]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在俄啟幕 習近平致賀辭
- [ 03-29]劉延東主持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組委會聯席會議
- [ 03-29]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在俄啟幕 習近平致賀辭
- [ 03-29]劉延東在俄大學演講 鼓勵青年投身中俄世代友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