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歐:讓歐洲夢與中國夢有更多交匯
2014-04-22 21:38? 吳黎明?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李艷 |
分享到:
|
表達了中國發展的道路自信 習近平主席訪法的頭一站選擇在里昂,頗有深意。里昂是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起身之地,是締結共和國、孕育改革開放的圣地,中法大學更是為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培養了諸多人才。 中國改革開放讓歐洲人有著切身體會。過去中國到歐洲招商引資,現在是歐洲紛紛來中國招商引資。貿易流、人才流,短短幾十年間發生滄海桑田之變。 一路上,習近平主席回答得最多的是領航中國改革的感悟:"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我們業已形成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不能走偏了,要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 每一站、幾乎每一次會談,到訪國領導人都會談起他們閱讀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的感受,對中國改革力度、廣度、深度表示高度贊賞:"這是開放的、務實的、面向未來的、高瞻遠矚的、令人欽佩的改革。" 與此同時,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崛起不是"威脅"。在巴黎,習近平指出中國是一頭"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在柏林科爾伯基金會演講時,他說中國不是可怕的"墨菲斯托"。 "歐洲夢"與"中國夢"有了更多的交匯 放在更大的歷史背景下,習近平歐洲之行讓"中國夢"與"歐洲夢"有了零距離交匯與對接的機會。 在古代,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中國人民和歐洲人民都在彼此遙望,想從彼此獨特而深邃的文明中汲取營養與智慧。從伏爾泰到歌德,從馬可·波羅的游記到弗里德里希大帝的"中國茶亭",無不折射出歐洲人對東方文明的向往。而今,中國的改革進程走進了第36個年頭,歐洲的一體化進程已劃過64個年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歐洲夢"與"中國夢"有了更多的交匯。 習主席對中歐的改革進程有深邃思考:"我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歐洲要推進一體化進程,是互惠互利、相得益彰的。""尊重雙方改革道路,借鑒雙方改革經驗,以自身改革帶動世界發展進步。" 在歷史的長河里,人們記住的往往是那些精彩的瞬間,而習近平此訪展現出的個人魅力、民族自信與道路自信無與倫比,讓經歷了數世紀沉淪的東方在歐洲大陸上演了"王者歸來"的新氣象。若干年后再回想,此次歐洲之行必然是中國外交史冊上那濃墨重彩、被廣為銘記的篇章。(吳黎明) |
相關閱讀:
- [ 04-20]習近平同加蓬總統邦戈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40周年
- [ 04-20]習近平主席致電祝賀布特弗利卡再次當選阿爾及利亞總統
- [ 04-17]習近平就韓國客輪沉沒事故向韓國總統致慰問電
- [ 04-17]劉云山: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 [ 04-16]劉云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 [ 04-16]習近平就尼日利亞發生炸彈襲擊向尼總統致慰問電
- [ 04-16]習近平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 [ 04-16]習近平主持國安委第一次會議:強調國家安全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