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地方城鎮化跑偏存誤區:拆遷先行 補償滯后
2014-04-23 15:05:2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究竟該如何展開?城鎮化的過程中,弱勢的農民群體如何避免被邊緣化?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日前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執行城鎮化跑偏,存在三大誤區:拆遷先行、補償滯后;規劃國際化、保障低端化;不顧地方實際頻繁變更政策,造成資金浪費。 現在補償不到位 給未來“埋雷” 盡管有關部門三令五申,要切實尊重農民意愿,堅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但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個別地方樓房工廠建設很快,但公共服務均等化卻很慢,土地出讓的價格不低,但給農民的補償卻不高。 南方沿海某鎮,發給農民的拆遷補償是一紙白條,數萬元的土地補償款,當地政府稱現在沒錢,幾年后有錢再給。 西部某縣,一位中年農婦告訴記者,政府當初征地每畝地給了他們4萬元補償,給每戶提供一個每月補貼280元的低保指標,再加上在安置區配置的一個30平方米的商鋪,每個月租金收入500元。 對此,一些地方干部認為,政府給的已經不少。一位西部地區住建部門干部甚至說:“有些老百姓太刁,給多少都不夠。” 但該中年農婦有不同的看法:算上當保安打工的老伴每月收入1200元,全家每月收入還不足2000元,她的兩個孩子,一個剛剛大學畢業,一個還在讀大學,每年1萬多元的學費和生活費家里根本負擔不起,只能讓孩子申請助學貸款。 記者采訪的不少專家認為,新型城鎮化的“新”,與傳統的圈地拆遷、建設新城相比,最大區別就是“以人為本”,要讓老百姓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從廣東烏坎等事件看,失地農民矛盾凸顯,很多發生在土地出讓五至十年后,再倒逼政府必須正視農民權益,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但當前部分地區卻仍對農民權益的保護力度不夠,相當于給未來五至十年“埋雷”。 建設與國際接軌 保障按最低執行 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城市的新區建設得十分壯觀,拔地而起的高樓、寬闊整潔的馬路等基礎設施堪稱與國際接軌。一些干部表示,基礎設施建設要適當超前、規劃領先,對此政府不惜巨額投入。 而當記者詢問進城農民的待遇時,盡管各地基本都提供了保障,但絕大多數的保障標準參照的是城鎮最低收入人員的保障標準。談起提高收入,干部們普遍表示應該提高,但只能長遠解決,因為資金確實緊張。 事實上,從農民到市民,要補償的還遠遠不止土地出讓補償款。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有中央相關政策扶持和資金傾斜,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絕對值仍在擴大。而落實新型城鎮化,不僅能為經濟發展提供長久動力,也是縮小收入差距的最佳時機。 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教授王玉海表示,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新型城鎮化的另一重點,對地方政府而言,挑戰更甚于一次性的土地征收收益。這就涉及到如何來評價地方政府執行城鎮化政策的優劣,到底是樓高房多,還是老百姓得實惠。 “據統計,現在城市人口擁有的權利比農民人口多幾十項,而未來進城的農民能否擁有這些基礎性的社會保障和服務,將是檢驗城鎮化是否做到以人為本的關鍵,如果做到,那么收入差距自然可以縮小?!北本煼洞髮W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教授韓晶說,讓農民變成有生存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新市民,保障農民的可持續發展,政府責無旁貸。 山東財經大學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蔚認為,在城鎮化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失地農民的生活來源問題,這是實現人的城鎮化的關鍵前提,還要加大對失地農民再就業的支持力度。 一些專家認為,當前一些地方出現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利益受損的現象,其直接原因是征地補償標準較低、補償不到位、生計和安置工作滯后等。“要避免矛盾拖炸,必須將相關工作前移,而不能滯后?!蓖跷嫡f。 避免“黑瞎子掰棒子”式運動 在西部某地采訪時,一名基層干部告訴記者,幾年前,中央開展“美麗鄉村”“城鄉一體化”建設,他所在的農村是試點,政府投入不少成本新建了成片的新居、完善了村里的水電和醫療點,村民們的居住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然而不久,地方政府又打著新型城鎮化的牌子,把村子的土地征收,讓農民“上樓”,“花了上百萬元、蓋了不到兩年的新房和村里的設施,又全給拆了,看著十分心疼。” “到底要搞什么應該提前弄清楚,而且政策應該多管幾年,不能像‘黑瞎子掰棒子’一樣掰一個扔一個吧?!边@位干部痛心疾首地說。 類似的情況在不少地方也有發生。 一些專家認為,地方政策之所以頻頻更迭,關鍵在于公共服務均等的新農村建設政府要花錢,但搞征地開發政府則可以收錢。 “必須警惕個別地方不顧資源環境制約,單純建設城市,一味發展城市,不顧及農村實際和農民利益的現象?!敝袊鐣茖W院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副院長張朝偉說。 專家表示,中央強調,新型城鎮化要立足國情建中國特色,而以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國土面積,即便達到了“城鎮化率百分之七十”的相對發達水平,屆時也仍有約4.5億人生活在農村。 因此,不少專家建議,對于中國的國情而言,新型城鎮化要搞,新農村建設也要搞,唯有實現“雙輪驅動”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記者烏夢達 席敏 羅爭光) |
相關閱讀:
- [ 04-22]激發城鎮化的乘數效應
- [ 04-21]官員學者論劍城鎮化 不要搞大躍進
- [ 04-21]國開行行長鄭之杰透露:正編制城鎮化融資規劃
- [ 04-20]三明市出臺加快城鎮化發展若干措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