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奧巴馬亞洲行更像做姿態 不會縱容日本
2014-04-24 07:30? 張 紅?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李艷 |
分享到:
|
4月22日,美國海軍“泰勒”號護衛艦正在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上航行,準備進入黑海海域。 新華社記者 盧 哲攝 日本總務大臣新藤義孝22日上午再次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另有超過140名日本國會議員當天上午參拜靖國神社。 新華社記者 馬 平攝 美國總統亞洲行 無論是誰,別想多了 本報記者 張 紅 23日—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展開亞洲行,行程中包括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奧巴馬此行目的何在?是安撫盟友,還是增強存在感?當然,究其根本,一切都脫不開利益二字。 遲到比不到好 “亞太再平衡”是奧巴馬的一個戰略重點,然而,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讓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對美國的此次戰略轉向開始產生各種懷疑和動搖。 去年秋季,由于美國政府部分關閉,奧巴馬取消了原定的亞洲之行。當時,許多西方媒體評論,美國的缺席把中國推向了當時的舞臺中央。甚至有媒體哀嘆,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已經下降。 最近,發生在烏克蘭的一系列事件更讓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內心忐忑,感覺到美國的精力被歐洲事務牽絆,擔心自己的“腰板”少了支撐。 奧巴馬此時訪問亞洲四國,目的之一顯然是要給“小伙伴們”吃顆定心丸。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奧巴馬此次出訪,除了將努力強調他一直以來的承諾以外,還將加速推進與日本、菲律賓兩個盟國的軍事合作。 此外,奧巴馬的行程中或許也少不了在“小伙伴們”之間扮演“和事佬”的角色,畢竟,因為歷史和領土問題,美國在亞洲的兩個重要盟友——日本和韓國之間目前實在談不上友好,而安倍晉三及其內閣在靖國神社春季大祭活動中參拜和供奉祭品的舉動無異于火上澆油。 存在不等于縱容 抵日前,奧巴馬給日本送了份“禮”。在接受日本《讀賣新聞》書面專訪時,奧巴馬指出,釣魚島在日本的行政管理下,適用于美日安保條約。這是美國總統首次對此作出明確表態。奧巴馬還同時表示,支持安倍政權解禁集體自衛權。奧巴馬的表態讓日本一直以來的期待得到了滿意的回應。不過,如果有人認為這意味著美國的縱容,他們或許是想多了。 無論是在敘利亞問題還是烏克蘭問題上,美國的表現都讓人不敢相信美國會輕易“出手”。就連日本國內也開始出現對美國的抱怨聲,認為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做世界警察。事實上,奧巴馬此行給人的感覺更像一種姿態。近來,有盟友抱怨美國在亞太地區存在過少。奧巴馬亞洲行正是對這種態度的回應。正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所說:“總統的亞洲之行是一個重要機會,它將強調我們對亞太地區的持續關注。” 更何況,奧巴馬也是有求而來。奧巴馬急于推動和打造TPP,然而,美日新一輪談判再陷僵持。可以想象,有關貿易議題的協商將成為美日首腦會談的重要內容之一。此外,韓國也有望在上半年決定是否加入TPP談判。有分析指出,促使盟友在TPP問題上讓步,或許是奧巴馬最渴望帶回的成果之一。 要共贏,不要挑事兒 “重返亞太”,美國正通過一切可能的辦法增強自己在該地區的存在感。更重要的是,美國正努力成為該地區在新時期各種規則的制定者。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羅茲就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正尋求與亞太國家一起構建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地區架構,以此解決地區經濟與領土爭端,避免沖突。TPP正是美國在經濟領域制定規則的努力。 不可避免的,美國在亞太的種種動作被有心人士解讀為“遏制”新興大國——中國。中美雙方一直強調,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互利共贏應該是大家共同的目標。然而,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美國在亞太似乎帶來了諸多不穩定因素。 比如,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總統奧巴馬此次的明確表態和之前美國某些官員的說法讓人感受到美國的偏袒姿態。再比如,菲律賓上躥下跳、再三挑事兒,囂張的氣焰和美國脫不開干系。 美國應該很清楚,沒有人能從緊張的亞太局勢中獲益,任何局勢升級都會導致地區和全球經濟遭受嚴重挫折。如果美國私下希望攪亂亞太并從中坐收漁翁之利,那真的是想多了。 |
相關閱讀:
- [ 04-23]奧巴馬:加入TPP及行使集體自衛權都將裨益美日
- [ 04-23]上百菲律賓民眾抗議奧巴馬訪菲 與警察起沖突
- [ 04-23]日媒:奧巴馬聲稱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
- [ 04-23]奧巴馬來訪日本如臨大敵 反恐部隊進駐機場(圖)
- [ 04-23]奧巴馬訪華盛頓州泥石流災區 稱災民不會被遺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