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4月25日電(記者周長慶、宗巍、劉碩)吉林省檔案館25日公布了從館藏檔案中整理出的89件檔案,涉及日軍在侵略中國的戰爭中于占領區建立的“慰安所”,被“特別移送”到731細菌部隊作為人體實驗對象的“蘇聯間諜”,南京大屠殺發生時和日軍占領后的南京的實況,在沈陽關押的英美盟軍戰俘,日本向中國東北移民和強征的勞工,以及抗日聯軍等方面的內容,直觀、真實記錄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種種罪行。 工作人員展示吉林省檔案館館藏的侵華日軍檔案(4月23日攝)。針對吉林省檔案館新發掘的一批日軍侵華檔案,由國內專家組成的工作組近日進行了審辨工作。專家認為,這批檔案為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增添了新的鐵證。據介紹,吉林省檔案館現存日本侵華檔案65個全宗、近10萬卷(件),其中絕大部分是日本侵華過程中自己形成的檔案,真實記錄和反映了日本侵華的各種罪惡活動,為揭露日本侵華戰爭的罪惡本質提供了大量確鑿可信的歷史證據。據吉林省檔案館館長尹懷介紹,目前已經發掘的89件檔案只是館藏檔案的冰山一角,隨著翻譯、整理工作的繼續進行,還會有更多揭露日本侵略罪行的檔案被發掘。新華社記者林宏 攝 這是1938年日軍中國駐屯憲兵隊《郵政檢閱周報》的一頁,文件中的一份信件摘抄記錄了日軍在南京的禽獸行為(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宏 攝 吉林省長春市是日本占領中國東北時期扶持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的“首都”,當時集中了關東軍司令部、關東憲兵隊司令部及偽滿“皇宮”、“國務院”等眾多日偽機關。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后,日偽各機關在逃跑前,倉皇焚燒銷毀各種檔案資料。關東憲兵隊司令部的檔案因數量大,未及徹底焚毀,被匆匆埋在地下,上世紀50年代初建筑施工時被發現。這些檔案90%是日文。 日本占領中國東北后,關東憲兵隊司令部負責監督和檢察日本軍人的違紀行為,并負責在東北的“強化治安”、“整肅綱紀”。1935年9月到1937年3月間,東條英機擔任關東憲兵隊司令官,迅速擴充憲兵隊伍,除本部外還在東北各地設立分隊,并與華北、華中、華南的日本憲兵隊司令部交換情報,把鎮壓抗日運動、搜捕蘇聯“間諜”和嚴密鉗制思想作為主要任務。 這是1943年哈爾濱憲兵隊《思想對策月報(第三號)》中的一份文件,該文件記載了五常縣朝陽川“開拓團”打著“收買”的旗號奪占東北農民土地、欺壓百姓的情況(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宏 攝 這是1937年《大阪每日新聞奈良版》的《南京總攻擊觀戰記》報道文件,記錄了日軍助川部隊和海軍的“掃蕩”情況以及中正路到揚子江下游尸體綿延二三里遠的慘狀(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宏 攝 此次公布反映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檔案25件,暴露了日本軍隊在一些地方設立的“慰安所”的情況,包括日軍數量與“慰安婦”數量的統計與比率,日本軍人在“慰安所”中的種種丑態,女性慘遭蹂躪的情況等。檔案還證明設立“慰安所”、征用“慰安婦”是日本軍隊利用“公款”進行的有組織的活動。 此次公布的涉及南京大屠殺檔案6件,有記載大屠殺慘狀的當時的報紙,有因暴露日本兵強奸婦女的實況而被沒收的日本軍人家信,有大屠殺發生后南京市的治安、警備保安機關設置情況的報告等。 此次公布的涉及向731細菌部隊“特別移送”的新檔案6件。731部隊是日本進行細菌戰的罪魁禍首,該部隊利用中國、蘇聯及盟國被俘人員進行的人體活體實驗尤其令人發指。當時,關東憲兵隊在各地的分隊負責將被認定為蘇聯“間諜”的人員不經司法程序秘密地“特別移送”到731部隊。在吉林省檔案館迄今發現有“特別移送”檔案近200件,記載移送到731部隊共計277人,主要是中國人,此外還有朝鮮人、蘇聯人。2003年,吉林省檔案館曾會同日本民間友好團體以出版《“731部隊”罪行鐵證》的方式披露了部分檔案。此次公布的6件是延吉憲兵隊、孫吳憲兵隊等向731部隊“特別移送”李基洙、姜榮泉等四人的檔案。 這是雞寧臨時憲兵隊《思想對策月報》的一頁,文件記載了在牡丹江省綏陽街軍隊特殊“慰安所”附近電線桿上,張貼有用白紙書寫的招募“慰安婦”廣告(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宏 攝 這是1944年《郵政檢閱月報(二月)》中的一份文件,文件記載了日軍在掃蕩一個村落時,所有男子被殺,小孩被扔進火中,共有150人遇害(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宏 攝 此次公布的涉及奴役中國勞工的14件檔案,暴露了日軍對中國勞工的苛刻管理、殘酷迫害以及勞工逃跑、反抗的情況。檔案中記載的以中國戰俘為主的“特種工人”遭到日軍的嚴密監控以及施加的非人待遇,罹患疾病甚至死亡人數眾多,“中國勞工尸體堆放得到處都是,這些尸體被狗當做美食在啃咬著”。檔案還記載日軍使用12歲童工的情況,暴露了在齊齊哈爾一個軍事工程中奴役1萬多名勞工的慘狀,記載了逃跑的勞工被捉回后用土埋、灌水、毆打等方式殘酷虐殺的情況。 此次公布的涉及日本“開拓團”的檔案暴露出日本軍隊為向中國東北大量移民,打著“收買”的旗號奪占東北農民土地、欺壓當地農民的罪惡行徑,以及日本移民蔑視、毆打甚至殺害我國東北農民的暴虐行為。 此次公布的檔案許多出自關東憲兵隊整理編印的思想對策或郵政檢查的《周報》、《旬報》、《月報》等,這些報告匯集了被檢查后扣押、沒收或削刪的日本軍人的信件,從中暴露了日本軍隊在中國實施的殘暴統治及殘害中國民眾的暴行。如“日軍看到房屋就燒,看見人就殺,還強奸婦女”;“步兵作戰時,幾乎每天都在放火、搶劫、殺人”;“在掃蕩一個村落時,所有男子被殺,小孩被扔進火中,共殺死150人”;“日本兵在南京強奸婦女數萬人,甚至連12歲的少女也被強奸,強奸后被慘殺者不可計數,實在是慘無人道……”等等。 這是《集團移民現況一覽表》文件,檔案反映了日本移民的分布和數量狀況(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宏攝 這是1939年延吉憲兵隊《關于五家子軍事工程施工中勞工使用狀況的報告(通牒)》的一份文件,該文件記載了在琿春縣敬信村地區,前后9次共有1026名東北勞工來這里參加軍事施工(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宏 攝 此次公布的有涉及日本在奉天(今沈陽)關押、虐待英美盟軍戰俘的檔案,記載了1944年被日軍擊落的美軍B29轟炸機上部分戰俘的名單和對其審訊的記錄,披露出當時奉天戰俘營俘虜數量1200人,以及俘虜遭受差別待遇的情況。檔案記載滿洲工作機械會社使用英美戰俘約500名的情況,還強調英美戰俘的勞動效率最低。 據了解,吉林省檔案館這次公布的89件檔案,只是該館收藏的近10萬卷(件)日本侵華時期的檔案的冰山一角。有關專家認為,吉林省檔案館藏侵華日軍檔案數量龐大,且為日本軍隊自己的記錄,為揭露日本侵華的罪惡本質提供了大量確鑿可信的歷史證據,是對日本右翼勢力否定侵華歷史罪行的有力反擊。 這是吉林省檔案館館藏的日軍侵華史料(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相關專家在介紹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檔案(4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
相關閱讀:
- [ 04-25]吉林公布一批侵華日軍檔案 揭露關東軍多重暴行
- [ 04-09]印媒報道中國搜集六千余件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證
- [ 02-12]張志軍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 02-06]香港港島發現疑似二戰侵華日軍遺留炸彈
- [ 01-14]侵華日軍家書披露:暴行連日本人自己都看不下去
- [ 01-13]侵華日軍檔案顯示:日軍日企強征奴役大批中國勞工
- [ 01-11]侵華日軍檔案發現731細菌部隊使用外國人試驗
- [ 01-10]侵華日軍檔案發現外國人被用于731細菌部隊試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