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4月26日電 (記者 張芹)23日至24日,漢江武漢段水質發生氨氮超標,致使該市3個自來水廠停產,截至24日16時左右,停產的3家水廠均恢復供水。事件發生后,湖北省市環保部門成立調查組,開展污染源排查工作。經初步分析,水污染產生原因已初步查明。 湖北省環保廳26日凌晨通報稱,根據調查及監測情況,初步分析造成此次漢江武漢段氨氮超標的原因有3個方面。其一,4月20日至22日,武漢市及其上游孝感市普降大雨,孝感漢川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自21日起開啟漢川閘、漢川泵站閘搶排漬水(氨氮濃度最高值為3.27mg/L),累計排漬水3644萬方。經專家對漬水濃度、排水量及漢江污染的測算分析,兩者在時間和污染程度上吻合,初步認定上游漢川閘和漢川泵站閘排放長期積累漬水是造成漢江流域氨氮濃度超標事件的主要原因。 其次,由于近期強降雨,部分農業面源污染源隨地表徑流進入漢江,使得每年該季節氨氮濃度略有升高。此外,由于長江水量大、水位高,對漢江水流下泄產生頂托作用,致使漢江武漢段流速十分緩慢,不利于污染物質下泄,客觀上形成污染水團在武漢段滯留。 湖北省環保廳稱,針對漢江武漢段水質異常情況,湖北省及武漢、孝感、天門、潛江、仙桃等沿江環保部門連續開展監測工作并上報監測數據,全面排查污染源。截至4月25日,共排查4家集中式污水處理廠、70余家企業及沿江涵洞、泵站。 至25日20時,新溝(漢江武漢段入境斷面)氨氮濃度低于0.5mg/L,漢江入長江龍王廟斷面氨氮濃度降至0.85mg/L。根據監測數據分析,武漢市上游約6公里江段水源已經達到取水標準,目前漢江干流氨氮濃度趨于平穩,武漢江段的污染團峰值已過龍王廟進入長江,長江水質未受影響。 此次漢江武漢段水污染事件,致使該市260平方公里面積,30多萬人口以及數百家食品加工企業用水受影響。通報稱,湖北省及武漢市環保部門還將對漢江武漢段及其上下游水質進行監測,密切跟蹤水質情況。(完) |
相關閱讀:
- [ 04-26]漢江武漢段水污染源初步查清 上游搶排漬水系主因
- [ 04-25]武漢水污染事件初步查明:或因農業氨氮進漢江
- [ 04-21]蘭州水污染預警信號:污染容易 生命不易 且行且珍惜
- [ 04-21]蘭州水污染致外資威立雅急踩剎車 曾涉嫌多起違規
- [ 04-20]蘭州水污染廠中村限期搬遷 村民夜宿漏棚難舍故土
- [ 04-18]蘭州水污染警示:多地遭遇無第二水源地尷尬
- [ 04-18]中國水污染事故每年1700多起 水源地污染觸目驚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