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產業遭遇人才瓶頸 階梯式培養或成關鍵
2014-04-27 07:03? 魯毅?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長沙4月26日電 (記者 魯毅)“高素質養老服務與管理人才難留住、難招到,這是當前中國養老機構、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26日,民政部中民養老規劃院運營部部長張建華表示,在養老產業投資熱情升溫之時,人才成為制約該產業發展的瓶頸。 當天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召開的全國養老產業人才發展戰略與養老產業類專業群建設研討會上,張建華做出上述表述。來自北京、上海、浙江、海南等省以及臺灣地區的養老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和相關專業職校學生參加了此次會議。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4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顯示,2013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億。全國老齡辦有關負責人也指出,今后20年我國將年均增加1000萬老年人口;到本世紀中葉將迎來老齡化高峰,老年人口預計達4.87億,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至35%。 不斷增長的老年人口數量及其物質、精神需求,催熱了中國養老產業,也日益凸顯了養老資源嚴重不足的短板。張建華介紹,中國城市失能老人大約占老齡人口總數的14%,農村大約占20%,一般情況下,3個老人需要一個護理員,以此計算中國需要1000萬的養老服務人員,目前全國所有養老機構人員不到100萬,持證上崗的更是少之又少。 “護理人員普遍存在服務質量不高、不專業、年齡偏大等問題?!遍L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院長黃巖松表示,除了數量上的短缺,服務質量更是不可忽視的硬傷。歐美等發達國家、包括中國港臺地區,大多由經高校培養的專業人員從事養老服務工作,而中國的專業人才太少。 臺灣弘光科技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胡庭禎教授表達了類似觀點,臺灣養老機構會給老人提供專業、細致的服務,硬件設備的建設和設計都是為了符合為老年人提供貼心服務的目標。他說,在這方面,當前大陸與臺灣還有相對差異,大陸的養老服務理念、質量還有待提升,并且通過專業高校教育培養相關人才很有必要。 黃巖松說,當前,中國已有多所職校開設專業培養養老行業人才,但專業人員在工作幾年后,能堅持留在這一行業的并不多,當前中國養老產業人才流失率高達40%至50%。養老服務人員待遇不高,沒有可期的晉升空間,這些都成為專業人員轉行的關鍵原因。 如何突破瓶頸?張建華表示,從基層護工、清潔人員到技術骨干、基層管理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等不同崗位從業人員,應該采取“階梯式”培養方式。這不僅可以滿足市場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對從業者自身而言,也可以有長遠的職業規劃和目標,有助于他們在這個行業上長久的走下去。 黃巖松還提出了具體的分層培養方式,一線護工、清潔人員可以通過短期培訓后上崗,技術骨干、管理人員等則經過高校專業化培養,對于所有在職人員,還可以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在職培訓、職業進修等,不斷提高人員素質。 黃巖松表示,政府、社會養老機構、高校等應該聯手,共同探討現代養老服務行業的需求和發展趨勢及新型崗位的特點,以便多方位、多途徑、開展產學合作,探索一套工學結合緊密、以養老服務崗位職業核心能力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形成“合作共贏”的長效合作機制。 |
相關閱讀:
- [ 04-25]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差距大 職工為居民12.7倍
- [ 04-25]國土部嚴格界定養老用地 土地政策促進產業發展
- [ 04-25]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差距大:職工是居民12.7倍
- [ 04-25]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差距大 職工為居民12.7倍
- [ 04-24]以房養老無人辦理 北京鼓勵以租養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