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某機場睡覺的中國人。(日本《中文導報》) 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目前,在日生活的華人超過80萬,兩國民眾通過草根交流,不斷加深了解,同時也促進了中日經濟與文化的發展。然而,中日兩國表面上看起來“同文同種”,同屬東方民族,由于生存環境與發展階段的不同,在文化深處存在著很大差異,如果不加以注意,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矛盾及文化沖突。 混浴浴場的“目光管理” 古來日本有混浴的風俗,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是日本男女混浴的大發展的時期。日本有記錄的最早的公共浴室是在1591年左右,相當于中國的明朝時期。打破日本大門的美國佩里將軍曾在他的《日本遠征記》中記道,“男女赤身裸體地在那里走動,他們(她們)自己都沒有覺得自己是赤裸著,看著他們亂七八糟的混浴場景,這個國家的道德之心受到了質疑”。 明治維新以后,外國人多把混浴稱為“野蠻習慣”,所以混浴已不多見,一般的浴場都是男入“男湯”,女入“女湯”。 但是近年日本溫泉很有人氣,設備雖不是很先進,但水質優良的“秘湯”十分引人注目,一些溫泉允許客人穿著泳裝等稍加遮蓋的服裝男女混浴。這樣的混浴也吸引了許多中國游客,但是中國人不知道日本人的習慣,經常兩眼直勾勾地盯著一同混浴的日本異性客人的某個部位,使異性客人很難堪。 一位溫泉的經營者說,尤其是中國男性,經常凝視其他女客人,這是沒有常識的。古來日本在混浴浴場就有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就是不互相緊盯著瞅。無論在什么地方,日本人不僅對自己的動作、行為進行符合禮節的管理,而且對自己的目光也要進行管理。甚至有“目光管理”的講座。目光管理在日本是一項禮貌教育,也是一門學問,目光放肆無忌的人被認為是沒有禮貌的人,因此到日本旅游或在日本生活,要學會目光管理。 手紙用法引起文化摩擦 近幾年,隨著訪日中國游客不斷增多,日本在熱烈歡迎中國客人來日消費、拯救日本疲軟的觀光業、振興日本經濟的同時,也出現了責難中國客人禮儀和習慣的聲音,包括廁紙問題。比如,中國游客在東京淺草寺公用廁所里用手紙不扔便池沖走,而是扔在垃圾箱里的行為就備受關注。據寺院的人說,這種現象從去年開始急增,特別是中國團體觀光游客來訪后尤其普遍。 淺草寺相關人士稱,開始時,他們用繁體漢字寫了一則通告貼在廁所內,但“似乎未能把意思傳達給中國游客”。現在他們改用簡體漢字,希望能減少這種現象。除了淺草寺,經常有中國旅行團光顧的東京電器街秋葉原,也遇到了類似問題。 日本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沒有禮貌的表現。但也有媒體人士指出,中國的下水道和水洗廁所的普及率還很低,就是有水洗廁所的地方,也不一定像日本那樣到處配有在便池里能夠融化并馬上沖走的紙張。據了解,中國的廁所用紙千差萬別,沒有統一用紙,廁所很容易堵塞,中國人一般都在廁所里備好裝手紙的紙簍。所以,中國客人的這種做法,不是惡意,他們只是擔心廁所堵塞。 但是,要推動中日旅游事業擴大發展,中國人需要快速“入鄉隨俗”,日本接待方面也要加深理解中國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的文化,學會“有容乃大”。 在日本某機場睡覺的中國人。(日本《中文導報》) 收銀臺上站小孩的風波 從衛生習慣來說,日本是非常愛清潔的民族,很多中國人認為“沒關系”的,在日本人眼里則是大問題。電車上小孩子是否可以穿著鞋上座,而讓鞋子在座位上磨蹭著?暫時沒有廁所,是否可以把小孩子放在公共場所的椅子上換尿布?超市的臺子上是否可以讓小孩坐甚至站一會兒?這樣的小事時常發生,甚至引發大爭吵。 一位中國人婦女帶著孩子上超市,孩子哭鬧之際讓孩子站在了裝菜的臺子上,隨之引來日本大媽的厲聲譴責。年輕主婦惱羞成怒,與之對吵,不歡而散。回家后主婦越想越氣,在華人網站上傾訴并稱“昨天見到個瘋女人”。結果大多數網友都指責這位主婦自己做錯了。 主婦在網上寫道,“孩子最近感冒一直不好,喜歡吭吭嘰嘰,昨天去超市買東西,說什么也不坐嬰兒車,非要抱著!我把嬰兒車放到裝東西的臺子附近,左手抱孩子右手菜筐,實在抱不動了,因為孩子還是不肯離開我,就讓她站在臺子上,一邊付錢一邊裝東西。這時后面買東西的老太太沖我過來就一頓怒吼,說這個臺子是放吃的地方怎么讓孩子站上面!沒有常識!趕緊讓她下來。她說了很多,而且是沖我怒吼著,我也爆發了,后悔怎么沒學兩句日語罵人的話”。 這位主婦的言論在網上激起批判,也有人理解同情。不過大多數人指出是主婦的錯誤。華人主婦最后也表示,原來這個臺子好多人都說和飯桌一樣,她沒有常識,以后會多注意。她感謝那些善意的理解和提醒。 泳池邊的照片與隱私權 陳媛(41歲)來日本留學就職后結婚,36歲了才生下女兒美加,十分疼愛,自從有了女兒,生活重心就成了孩子。她辭去工作,專心在家當起主婦,像日本媽媽們那樣,領著孩子上公園,學鋼琴、游泳、芭蕾,每天都排得滿滿的。 事情發生在游泳課。女兒美加3歲學習游泳,到4歲時已經進入中班,還認識了小朋友,大人之間也有來往。美加所上的健身房的幼兒游泳班是以帽子顏色來區分的,從粉紅色到紅色、藍色、綠色等等,剛換了顏色那天正好是公開參觀日,媽媽們可以直接下到泳池邊去看孩子們學游泳。大家紛紛拿著手機或照相機給孩子拍照留念。 陳媛欣喜地看著女兒在水里熟練地游著,等她一上岸,就拿著手機給女兒拍照,小美加還拉來兩個小伙伴,一起對著相機露出笑容。陳媛回家后,就像往常那樣把孩子的照片放到臉書上,并充滿喜悅地配上文字,介紹孩子們學游泳的情景。陳媛并非不知道保護個人隱私等問題,但她認為臉書只有熟人才能看到,基本是真實姓名,所以一直都比較放松。 當天晚上,突然接到一起游泳的孩子的媽媽電話,說話雖然很客氣,但語氣嚴峻,與平時的溫柔完全不同。日本媽媽很嚴肅地說:“請把您臉書上我女兒的照片盡快刪掉,順便提醒您最好把小美加的也刪掉。”陳媛也意識到可能是這位媽媽看到了照片,不愿意公開孩子的照片。 下一周游泳課時,陳媛親熱地和其他媽媽打招呼,但其他媽媽明顯態度冷淡,令陳媛很不解。一場課結束,陳媛忍不住問那位來電話的媽媽,是不是因為照片的事兒。日本媽媽看她態度誠懇,終于直言不諱地表示,為了防止戀童癖惡用照片,日本現在沒有人會把小孩穿游泳衣的照片放到網上去。聽到這些,陳媛一方面感到自己太不小心,讓其他媽媽感覺不舒服,另一方便感到兩國對待隱私尤其是小孩子隱私的注重很不一樣。 |
相關閱讀:
- [ 04-24]在日華人對日本右翼“當道”表達不滿和擔憂
- [ 04-04]日本大垣市制作中文“生活向導書”方便在日華人
- [ 04-03]在日華人努力促進佐賀縣民眾與外國人交流
- [ 04-02]在日華人作為京都企業新職工參加入社儀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