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今天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提出,我國互聯網金融還處于發展的觀察期,需要處理好鼓勵創新與消費者權益保護、風險防范之間的關系,按照“鼓勵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對其予以適度監管。 《報告》認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遵循五大原則。一是互聯網金融創新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合理把握創新的界限和力度。互聯網金融中的網絡支付應始終堅持為電子商務發展服務和為社會提供小額、快捷、便民的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個體與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和眾籌融資要堅持平臺功能,不得變相搞資金池,不得以互聯網金融名義進行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資、非法從事證券業務等非法金融活動。 二是互聯網金融創新應服從宏觀調控和金融穩定的總體要求。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一切金融創新,均應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維護金融穩定,有利于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于央行對流動性的調控,避免因某種金融業務創新導致金融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增加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也不能因此影響銀行體系流動性轉化,進而降低銀行體系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能力。 三是要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互聯網金融企業開辦各項業務,應有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任何機構不得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承諾收益,誤導消費者。開辦任何業務,均應對消費者權益保護作出詳細的制度安排。 四是要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在線上開展線下的金融業務,必須遵守線下現有的法律法規,必須遵守資本約束。不允許存在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終止服務而仍按原約定期限利率計息或收費標準收費等不合理的合同條款。任何競爭者均應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要求,不得利用任何方式詆毀其他競爭方。 五是要處理好政府監管和自律管理的關系,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抓緊推進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充分發揮協會的自律管理作用。 (記者田俊榮) |
相關閱讀:
- [ 04-29]央行叫停二維碼支付背后:財付通多級代理被指類似傳銷
- [ 04-28]中國央行連續3年全球最“富” 資產擴張正放緩
- [ 04-25]人民幣匯率跌破關鍵點位 業內稱央行態度不堅決
- [ 04-25]央行:人民幣計價將成跨境亮點 套利可容忍
- [ 04-24]央行聘用馬駿為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