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騙后李女士無法得到客服答復 李女士:就是意思是他們的網站,也是被黑了,他們也做了報警。包括給淘寶、支付寶都做了投訴 與李女士遇到的情況類似,王先生前不久在淘寶購買了一件衣服之后,就接到了要求退款的電話。 王先生:我一看,是從福建那邊打過來的。我買的東西淘寶店,也應該是在福建。電話上面那個人跟我說,他說他是淘寶店主,他說他的系統有問題,說是必須先退款。 對方跟王先生要了QQ號并通過QQ發給他一個鏈接。王先生打開后,發現這是一個退款的網頁,需要填寫淘寶賬號、密碼以及支付密碼。 王先生:當時我的工作比較忙,壓力比較大。對這個東西,看得不是特別仔細。我就覺得 這應該是一個淘寶退款的,這么一個網頁。我就把自己相關的信息,淘寶的賬號登錄密碼,還有支付密碼都輸上去。 進入第二個頁面后,王先生又按照要求填寫了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但是當王先生根據手機發來的信息填寫驗證碼的時候,該網頁提示“驗證錯誤”,隨后他連續輸入了三次驗證碼,網頁卻總是出現驗證錯誤的提示。就在這時,王先生突然接到了銀行打來的電話。 王先生:他說是,你的賬戶出現異常。連續有三筆交易,但是我這個網頁上。明明就是支付失敗,就是驗證碼輸入失敗,但是已經刷了三筆錢了。 王先生隨后核對銀行卡賬戶時發現,他的淘寶賬戶關聯的兩張銀行卡共被劃走了四筆錢,一共17000多元錢。此時,王先生才注意到對方提供的網址根本不是淘寶官方的地址,自己上當了。 銀行無法退還被騙資金 王先生:它跟淘寶真實頁面,其實很相似。而且它那個網址,跟淘寶的域名,猛然一看還真的很像。 此時,王先生回想起來,這個騙局還是有不少破綻,只怪自己粗心大意。 王先生:他要你輸入淘寶號,還有登錄號,還有登錄密碼,還有支付密碼。其實當時要多想一下,支付密碼跟登錄密碼,不應該在同一個頁面輸入的。 眼見不一定是事實,網絡詐騙花樣百出,令人防不勝防 周先生在徐州從事建材生意,平時和客戶、親友聯絡溝通幾乎都是用QQ。一天,周先生和遠在美國留學的小侄子進行視頻聊天時,小侄子突然提出想找他借點錢急用。 周先生:提出要兩萬元錢,我問要兩萬元錢干什么,他說接同學兩萬元錢買個車,同學家里邊出事了,急需要錢,讓我那小侄子還錢。 侄子找他借錢,這讓周先生有些疑惑,按理說他應該直接找自己的父母借,怎么會向叔叔開口呢?當時小侄子的解釋是:父母都在外地,匯錢不方便,所以囑咐他找叔叔借錢。周先生很快放下了顧慮,因為坐在計算機前和他進行視頻聊天的人確實是自己的侄子,所以肯定不會有問題。 冒充熟人行騙 周先生:因為他是我小侄子,他說情況比較緊急,再加上我跟我哥關系一直很好,我就沒想那么多,直接就按那賬戶把錢給他打過去了,他當時說,不要美金要人民幣,我就按照這賬號給他打了12萬過去了。 12萬元就這樣打到了小侄子"同學"的銀行賬戶??墒牵瑤滋旌?,周先生和哥哥說起此事,他居然對兒子借錢的事情一無所知。他們急忙打電話到美國核實,小侄子說從來沒有借過同學錢,更別提要還錢給同學了,借錢買車的事純屬無中生有。周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遇上了騙子,于是急忙報了警。但同時讓周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就算是跟自己聊天的人是騙子,可從當時的視頻上千真萬確看到的就是自己的親侄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周先生碰到的正是現在悄悄興起的一種新型網絡視頻詐騙。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顧堅:經統一分析梳理,在廣西公安機關的大力配合下,初步摸排出42個犯罪團伙,這些犯罪團伙涉及到有進行有進行網上盜號就行詐騙的團伙,有去為詐騙團伙提供詐騙工具的,有為詐騙團伙提供洗錢和轉移資金的。 像周先生所碰到的情況,明明是騙子在和自己聊天,但是視頻上出現的卻是自己熟識的人??此撇豢伤甲h,但對騙子來講實現起來并不復雜:首先,詐騙團伙通過使用木馬病毒盜取的QQ號和密碼進入此QQ主人的網絡社交圈,通過觀察,找到與QQ主人關系親密的聊天對象,待時機成熟再冒充QQ主人與他們直接進行網絡文字聊天,以急需用錢為由向其父母或朋友實施詐騙。到這一步為止,還都算是一些老伎倆。隨著人們的警惕性越來越高,光靠文字交流騙子們經常露餡,要讓對方相信,還需要讓對方看到QQ原主人的視頻,于是騙子們就打起了一些特殊軟件的主意。 在警方查封的一家出售計算機零配件的店鋪里,店主承認有時候他會應某些特殊顧客的要求,安裝一些特殊的的軟件。 店長:你有沒有裝什么特殊軟件給人家,特殊軟件就是那些視頻錄制器,一般家庭用戶沒用到的就是這些。 視頻錄制器,其中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在視頻聊天時錄下對方的動態影像。記者嘗試使用了一款視頻錄制器,在與同事過程中輕易錄制下對方的視頻,而對方完全無法察覺。 而犯罪嫌疑人在準備盜號之前,通常會找各種理由和QQ號的主人進行視頻聊天,或者通過木馬遙控打開QQ號主人的視頻攝像頭,利用視頻錄制器神不知鬼不覺地錄下對方的圖像。然后在與QQ主人的親友QQ聊天時,以錄制好的畫面代替QQ視頻的畫面進行詐騙。但是打開視頻卻不說話這豈不更讓人懷疑?騙子們自有對策,通常他們都以話筒出故障,或者嗓子發炎不能說話搪塞過去,只用文字進行交流。如此一來,確實讓不少人上了當。 警方統計,從去年5月份到案發時,全國類似的報警至少有6000多起,受害人被騙少則數千元,多則幾百萬元。 雖然不一定都是高科技,但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的確讓一些普通用戶感覺有點跟不上,這也讓一些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比如,視頻造假,那種真實感,讓你都不敢相信會是假的。那么對于這樣的新情況,我們的網絡監管的機構,又有什么好的辦法來防范呢?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網絡詐騙的新手法層出不窮,從假冒網站到假冒視頻,消費者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越來越復雜,那么對于這樣的騙子網站,警方究竟能否監控并及時破案?消費者又如何來進行防范呢? |
相關閱讀:
- [ 03-24]旅西華人遭遇網絡詐騙手段新伎倆 假招聘真盜號
- [ 06-19]網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 警方支招教市民巧妙識別
- [ 09-13]網絡詐騙手段花樣翻新 8%網民網購遭遇安全威脅
- [ 08-23]警方曝十類常見網絡詐騙手法 提醒市民八點防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