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階梯水價進入倒計時 增收主要用于提高水質等 ◆本報綜合報道 北京市日前召開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聽證會。25位聽證代表均同意實施居民用水價格調整,其中6人同意方案一,另有17人同意方案二,相關部門正在匯總分析聽證代表及社會公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并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據了解,備選方案一中第一階梯擬上調0.95元,覆蓋了85%的居民用水戶,對11%用水較多和4%用水最多的用戶,實行差別化水價。85%的家庭月增支不超過11.5元。備選方案二第一階梯水價擬上調1元,覆蓋了90%的居民家庭,同時對6%用水較多和4%用水最多用戶,實行差別化水價。其中90%的家庭月增支不超15元。 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上調后仍低于規定或成本 在北京水價調整方案制定過程中,堅持的首要原則是要“保基本”,即對居民基本用水需求,繼續執行較低的價格政策。調整后的第一階梯水價為總用水成本(含稅)的75%左右,保持對居民基本用水的補貼政策。第一階梯水價在現行每立方米4元的基礎上,拿出擬上調0.95元或1元兩個方案:以0.95元為例,其中0.63為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 目前,北京的水資源費是1.26元,調價后水資源費將為每立方米1.57元,仍然低于國家規定的1.6元。污水處理費擬上調0.32元,調后為1.36元,也仍然低于目前北京市污水處理平均成本為1.7元(見圖表)。 水價上漲后,增加的收入去向如何,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員李素芳介紹,居民水價調整后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供水企業實施戶表改造,彌補供排水成本,增強供排水保障能力,包括水質的提高,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曾表示,企業獲得的收入部分仍然需要依據其服務水平和服務成本而確定,并接受政府監管,而多出的部分,相當于“水資源公共基金”,由政府應用于水資源保護、管網更新、生態恢復以及弱勢群體補貼等方面。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供排水建設任務非常繁重,要完成北京陸續出臺的南水北調、污水處理等多項3年行動方案的建設、中小河道疏浚等,初步估算需投入1500億元。 居民對飲用仍有疑慮,水堿現象將隨南水北調減輕 針對水價上調,有公眾認為水價上漲能夠補償企業成本,但并不意味著水質能提高到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的程度。對此,李素芳表示,供水企業有先進的監測技術和設備。水質監測將不僅包含監測出廠水質,還要覆蓋從源頭到終端水每個環節的監測,需要定期檢查。她認為,水價調整對這個行業的發展和影響肯定是正向的,在促進節約用水的同時,還能促進企業改善服務。 有聽證代表曾對64戶家庭進行訪問和征求意見,在水質方面,反映水堿太多的有57戶。有52戶表示平時飲用、做飯等都是用購買的桶裝水。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劉斌對水堿問題進行了回應。他表示,今年南水北調江水進京,江水地表水比北京現在用的地下水硬度要小,也就是水堿現象、口感等狀況會有所好轉。 還有1.9萬戶不具備一戶一表,多人口家庭需分表或上調用水量基數 不具備一戶一表的居民在水價調整后如何收費?中投顧問環保行 業研究員侯宇軒表示,實行階梯水價的難度在于按一戶一表收費本身存在漏洞。從目前北京市的情況來看,全市共有1.9萬戶不具備一戶一表條件的用戶。 針對一戶一表收費標準的問題,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表示,2009年以來,市自來水集團累計完成了近20萬戶“一戶一表”改造和查表到戶工作。 目前,市自來水集團所屬市區供水范圍內還有平房合表和簡易樓用戶約1.9萬戶,用水量不到1000萬立方米。對這些居民用戶暫不執行階梯水價,水價按照第一階梯水價標準執行。 此外,人口多的家庭用水量較大,如何解決他們用水量增加的問題?對此,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政策執行中,對于確因人口較多而導致用水量增加的家庭,具備分表條件的,將進行分表,不具備分表條件的,將予以適當增加水量基數。在居民水價政策實施細則中將會明確辦理程序、條件、要求等辦法,并與居民水價調整政策同步出臺。 |
相關閱讀:
- [ 04-30]5月1日起北京居民水價上調 首檔5元/噸
- [ 04-30]北京特殊行業水價漲至160元/噸 鼓勵循環用水
- [ 04-30]北京居民水價明起5元/噸起步 洗車行業每噸160元
- [ 04-29]北京階梯水價方案確定 5月1日起最低上調1元
- [ 04-21]北京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 積極推進水價改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