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30日電(記者 韓潔 高立)備受關注的電信業營改增將于6月1日正式啟動,電信行業影響幾何成為市場焦點。營改增試點兩年多來,大部分試點企業實現了減稅,減稅規模超過1800億元,但也有少部分企業稅負有所增加,不免出現“以企業是否減稅來評判改革成敗”的觀點。 當前如何評價營改增的效應?對試點企業而言,是否只有稅負下降才算得到改革紅利? 如何評價營改增改革效應? “營改增帶來的體制機構變革是其最重要的意義。”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推進營改增試點最大的效應就是給企業創造一個公平合理的稅收環境,改變過去對貨物征收增值稅、對服務征收營業稅的“二元稅制”結構。 在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看來,營改增的指導思想是為了解決重復征稅,從體制機制上消除扭曲企業經營決策的稅收因素,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生產方式轉變。“現在有些人誤解,認為營改增就是為了減稅,我認為更多是為了避免重復征稅,完善稅制。” 胡怡建認為,營改增帶來的減稅也并非普遍減稅,而是結構性減稅。但從整個產業來看,這一改革是通過市場機制逐漸將減稅效應體現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企業稅負總體是減輕的。 增值稅與營業稅相比,最本質區別在于增值稅更加中性,更加公平,對企業決策和市場的干擾更小。在劉尚希看來,由此帶來的一大改革紅利就是企業發展預期會更加穩定。“對企業發展最重要的不是減了多少稅,而是有更穩定的發展預期。” 如何看待部分企業稅負上升? 對于改革中個別企業出現稅負上升,專家指出,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部分是因為企業還不適應新稅制要求,部分是因為營改增尚未全覆蓋、增值稅抵扣鏈條還不健全,部分是因為企業增值水平較高。既不能以偏概全否定營改增改革的必要性,企業也不能忽視營改增帶來的變革紅利,應主動調整經營模式,適應新稅制。 事實上,試點中,記者采訪到不少企業雖然稅負有所增加,但通過優化經營模式、深化分工協作、加強內部管理,主動適應稅制變化,不僅扭轉了稅負壓力,還實現了發展的新飛躍。 湖南鴻勝物流有限公司便是這樣的一家企業。這家企業于2013年8月1日順利轉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去年8至1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0多萬元。如果不考慮新增固定資產和車輛進項抵扣,公司本部應繳納增值稅75萬元,加上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9萬元,應交稅費合計84萬元,稅負達到6.7%,比營改增前稅負3.4%提高了一倍。 |
相關閱讀:
- [ 04-23]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2203億
- [ 04-07]澳總理訪日重頭戲見眉目 “牛肉減稅”成正果
- [ 03-17]掌握經濟結構調整主動權
- [ 02-24]臺當局擬加稅拼經濟 藍營內部看法不一
- [ 02-19]稅負比較的參照物是“福利”
- [ 02-14]多省土地出讓金飆漲 土地財政依賴癥“欲戒不能”
- [ 01-24]去年全國財政收入近13萬億 房地產相關稅收大增
- [ 12-26]各地多措并舉扎實推進營改增改革 帶來多重利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