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5月2日電 (記者 姜煜)大華銀行的最新研究報告稱,隨著中國進入改革、結構重組和再平衡的新階段,其經濟亦進入溫和增長的“新常態”,這一緩慢增長勢頭有可能延續到2014年第二季度。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也認為,進入二季度,中國的復蘇步伐可能仍較為緩慢。 經濟數據印證了他們的判斷。剛剛公布的中國4月PMI為50.4,雖環比回升0.1個百分點,但絕對數仍為歷年同期的最低值。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鵠飛表示,中國4月PMI雖實現了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但與歷年同期相比,制造業景氣回升動力偏弱。 “中國經濟正在擺脫‘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增長’的模式”,大華銀行報告指出:“環比季節性調整數據及其他月度數據表明,持續疲弱的潛在增長勢頭將延續,直到2014年下半年去年的基數效應才可能有所顯現。” 該銀行認為,中國政府已經對潛在的增長阻力做出了切實的響應,只是政策較為溫和且更具針對性,這與全球金融危機后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截然相反。 朱海斌判斷,中國近期經濟增長的放緩可能已經企穩,但進入二季度的復蘇步伐將仍較緩慢。 他表示,對未來中國經濟逐步溫和復蘇的前景展望是建立在外需小幅復蘇,以及隨著近期溫和的促增長措施得到落實、基礎設施投資有所反彈的基礎上。預計未來中國將出臺更多促增長措施,但規模不會太大,包括對鐵路和保障房建設、環保和清潔能源的投資,以及加快結構性改革步伐,以釋放包括民間投資在內的潛在的國內需求。 陳鵠飛就4月份PMI數據中的一些細分指數分析說,從原材料指數回補、產成品庫存滑落的態勢看,受工業產銷率回升和企業產成品清庫行為所推動,微觀企業的補庫存意愿已經開始復蘇,二季度中國制造業補庫存有望加快。 “4月新訂單環比增長0.6至51.2,積壓訂單環比升0.1個百分點至44.9,但出口訂單卻環比回落1個百分點至49.1,出口訂單出現較明顯的回落表明,4月中國經濟再現了外需弱于內需的局面”,陳鵠飛說。(完) |
相關閱讀:
- [ 01-03]中外機構看多中國經濟 QFII積極布局A股
- [ 10-02]中外機構調高中國經濟預期 媒體:不可過于樂觀
- [ 05-25]中外機構預警樓市 房企將面臨虧損和債務雙重壓力
- [ 08-22]中外機構激辯A股攻防路線圖 誰能扛起反攻大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