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造假日益嚴重,古籍收藏也不例外。當代版本目錄學家沈津表示,“人才缺失和造假嚴重是古籍收藏市場最令人擔憂的兩大難題。” “古籍門類的人才要通過‘反復實踐’和‘老師傳授’兩大途徑,既要坐得住冷板凳,也要經得起時間的打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倪俊明介紹,目前廣東省專業古籍修復人才不過30人,2008年前全國不過百人,后經培訓,目前也僅千人而已。而中華古籍有近5000萬冊,其中70%亟待修復,以千人之數來應對近3000萬冊的古籍修復,這是一個看不到盡頭的難題。” 倪俊明說:“可喜的是,國內目前有12家古籍修復基地。此外,南京莫愁中專校目前開設有‘古籍修復技藝’課程。南京圖書館、南大圖書館、南京博物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單位的專家,自愿到校承擔教學工作,傳統的古籍修復技藝終于從師徒私相傳授、秘不示人的獨門絕活到公開示人,世代傳承。” |
相關閱讀:
- [ 08-31]國內古籍保存現狀堪憂 完成全部修復或需數百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