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上海一老式居民樓倒塌2死3傷,相關部門稱液化氣鋼瓶爆炸所致,居民并不認可。 老式居民樓倒塌致2死3傷 液化爆炸導致結論居民不認可 昨天凌晨4點49分,上海市虹口區新港路的居民們突然被一聲巨響驚醒。新港路242號是一棟老式居民樓,這聲巨響,正是源自于它的轟然倒塌。事發時樓內共有9人,塌樓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正在全力救治。2人輕傷,昨天下午已經出院回家。其余4人在事故發生時自行逃出。 據新華網報道,事故發生后,上海市虹口區政府曾經表示,這是由于液化氣鋼瓶爆炸導致的。但是,中央臺記者吳善陽趕到現場采訪時,附近居民卻指著一個完好無損的液化氣鋼瓶告訴他,這恐怕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居民:鋼瓶還在這里,里面還有氣的,爆炸了里面肯定沒有氣的,變黑掉的,現在鋼瓶完好的還在那里。 除了鋼瓶是完好的,有居民也反映,事發時他們先是聽到了屋頂瓦片掉落的聲音,隨后是房屋轟然倒塌,事發后現場沒有明火,煤氣味道也不明顯。居民們認為,這次塌樓事故很可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我們還是回到這次倒塌的新港路242號老樓,先來說說它的歷史。這棟老樓的位置原本是一片老舊棚戶區,附近居民介紹,這些老樓大多是私房,至少已經有五六十年的歷史了。后來,這塊地被房地產項目金軒大邸小區的開發商買走。很快,周圍的高樓大廈是平地而起,惟獨這次倒塌的房屋周邊因為拆遷問題被遺留了下來。 倒塌老樓系拆遷遺留 幕后“戴老板”浮出水面 雖然當年拆遷的事拖了下來,但是由于房屋已經破敗不堪,許多居民已經搬走。那么,空下來的房子是怎么處理的?人們紛紛提到了一個名字:戴老板。這次的死者之一,正是從“戴老板”手里租的房子。 居民:房子沒拆掉,就借給人家。 記者:由誰借呢?一個叫什么戴老板,姓戴的。 居民:這邊是戴老板借的,倒下來壓了這個房子。死了一個外地人。 附近居民介紹,這里長期處于“三不管”狀態,人員結構復雜,大量外地來滬做小買賣的人租住在這里。“戴老板”的房子破歸破,但是租金便宜。在這個誘惑之下,租戶們也就并不太考慮安全問題了。 租戶:我們暫時住這里,外地的呀。 記者:什么時候租房子的? 租戶:我在這里租了十幾年了。 記者:跟他簽合同嗎? 租戶:沒有。 記者:到時候交錢?你是直接交給戴老板? 租戶:租戶每個月月底交呀,戴老板本人。加起來一千兩百多塊,我是三百五十塊。 租戶坦言收租“戴老板”是“動遷組的” 能把大量私房據為己有,拿去出租牟利,關鍵是還很有市場,這個“戴老板”可謂是本事不小。那他到底是什么來頭呢?租戶的話一語道破了天機: 記者:房子跟誰借的? 租戶:戴老板。 記者:他是干什么的? 租戶:動遷組的。 動遷組的。如果真如租戶們所說,動遷人員憑什么拿這些待拆遷房屋去出租?出了事,他能負責任嗎?為了搞清楚這個神秘的“戴老板”的真實身份,中央臺記者吳善陽來到了虹口區舊房改造與拆遷指揮部嘉興社區分指揮部。一位姓姚的主任卻打起了太極: 姚主任:不是我們管的范圍,我無法跟你說是誰拆遷的。 記者:你們是街道的拆遷指揮部呀。 姚主任:不是的。 記者:我看你牌子掛著嘉興街道分指揮部呀? 姚主任:如果采訪也不是采訪我,你要采訪也是到房地局采,嘉興路街道辦事處。 記者向拆遷指揮部求證 遭負責人姚主任搶奪錄音機 而上面姚主任的這番話我們還差點就聽不見了,因為眼見記者刨根問底,他索性動手來搶記者的錄音機: 姚主任:我肯定叫你擦掉(錄音)的。 記者:為什么? 姚主任:你沒有這個權利!(推搡記者) 記者:你這樣做不對的!你不要動手動腳的。叫你們領導來。 姚主任:我就是領導,辦公室主任! 為了保護錄音素材和采訪設備,也為了自身的人身安全,我們的記者只得先脫身。不過有些線索還是能夠支持居民們“房屋過于老舊導致坍塌”的猜測。有居民出示了一張虹口區房管局嘉興房管辦事處要求居民對房屋進行全面自查、防止塌屋傷人事故發生的通知。而落款日期距今并不遠,是今年4月。 昨天夜里的最新消息是,昨天,虹房集團及區房屋應急維修中心派出3組共12人次,赴現場對受倒塌事故影響的相鄰房屋進行排查搶險工作。已對受事故影響的危險點采取了加固措施,今天還將請市房屋安全檢測站對周邊房屋進行進一步檢測,所在街道辦事處已將事故房屋及周邊房屋內8戶居民妥善安置。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相關事件的最新進展,中國之聲也將持續關注。 |
相關閱讀:
- [ 05-04]上海一老式居民樓倒塌致2人死亡 原因仍在調查中
- [ 05-04]上海老式居民樓因液化氣鋼瓶爆炸倒塌 已致2人死亡
- [ 05-04]上海一老式居民樓發生倒塌已致2人死亡
- [ 05-04]意大利《大衛》雕像面臨倒塌危險 創作于16世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