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2020年形成一小時交通圈 構筑軌道交通網絡
2014-05-06 06: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京津冀“一環六射”運輸通道示意圖 90分鐘快車+30分鐘地鐵+30分鐘公交,這是目前從北京平谷區到朝陽區東壩所花費的時間。對此,家住北京六環外平谷區而在城內工作的張先生苦不堪言,“如果有一天能多睡一小時,簡直是人間美事!” 4月24日,中國首列市域快軌車在中國北車長客公司誕生,最高時速達160公里。 北車長客副總工程師于青松介紹,目前規劃中的北京地鐵平谷線,速度等級較地鐵列車提高一倍,本次下線的市域快軌車恰好符合該項要求。已經列入2020年北京市軌道交通規劃路網的平谷線(22號線)將連接平谷和東壩兩個點。如果市域快軌車能在平谷線上馳騁,張先生“每天多睡一小時”的愿望就能實現。 【常住人口超過2114萬】 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北京市常住人口211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5.5萬人,其中近一半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內部、中心城區外圍以及特定方向上(如郊區新城或機場與中心城區之間)對通勤交通的需求都大大增加。 今年初,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2013年《北京市交通運行分析報告》顯示,去年一年,六環內日均出行總量達到3099萬人次,比2012年年底增加了66萬人次,去年北京市的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車1小時55分鐘。 交通擁堵問題成為制約城郊地區向城市中心融合、形成“1小時都市圈”的主要障礙。 交通運行分析報告顯示,北京城市擁堵由核心區向外圍蔓延,周邊聯絡線也成為道路擁堵“受災區”。西四環由南向北方向以及京通高速進城方向、京藏高速進城方向等進京聯絡線都屬于早高峰常發擁堵路段。 大北京地區交通的另一個問題是,即使不發生交通堵塞,周邊縣區的居民到北京市內上班也要花費很長時間。 “早上5點30分,別人睡覺的時候,我就出發去上班了?!奔易∑焦葏^的賀女士,每天要花3個半小時趕到北京工人體育場附近上班。換乘852路公交車的地鐵樞紐東直門,每晚都在上演春運。公交候車隊伍從頭至尾需要走5分鐘,站臺前還有不時跳護欄的插隊者。 |
相關閱讀:
- [ 05-01]專家“支招”繪京津冀低碳發展路線圖
- [ 04-29]京津冀一體化潛行 三地的博弈
- [ 04-29]國家統計局:加快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統計監測體系
- [ 04-28]“京津冀”協同以轉變首都功能為首
- [ 04-26]政治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