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民眾赴靈堂吊唁船難遇難者 稱“對不起”
2014-05-08 09:57:37??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韓國媒體記者從京畿道安山花郎游園地官方靈堂、安山中央站廣場、安山檀園高中、首爾市廳前靈堂的紙條中隨機選出200個進行分析后發現,出現最多的單詞是“對不起(91次)”,加上類似意思的“抱歉(6次)”和“錯了(5次)”,表示道歉的信息占到了一半以上。伴隨著這些詞語出現最多的是“大人 (35次)”和“沒能保護好你們(27次)”,“什么也無法為你們做”出現了4次。 全南大學湖南學研究院的鄭明鐘教授提到了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所說的“形而上學的責任(metaphysical responsibility)”這一概念,指那些在猶太人遭遇大屠殺期間幸存下來的人所感受到的負罪感。鄭教授分析稱“在韓國社會,學生們無法好好玩耍,整日被淹沒在各種競爭中”,“韓國的特殊情況會進一步增加國民們的悲痛心情和負罪感”。 在250名學生遇難或失蹤的安山檀園高中門前,年長一代表示反省紙條尤其多?!皩Σ黄?,讓你們生在了如此不負責任的國家”、“繼大邱地鐵事故讓你們失去了朋友之后,這次又沒能保護好你們,對不起”、“叔叔什么也不能為你們做,對不起”,“是大人們沒有良心,讓你們犧牲了,請原諒不爭氣的大人們”…… 專家們分析稱,這些內容是在表明一種“決心”。慶南大學心理學教授高在弘表示“感受到負罪感的人為了贖罪并獲得原諒,會表現出更多幫助別人的傾向”。也就是說,通過寫下這些內容,人們表達了雖然無法直接幫助遇難者,但也會“幫助”其他幸存學生的心情。 高教授說“包括總統在內,政府也應該更積極地表明歉意”,“領導層消極的應對態度會令其他人更感抱歉”,因為大家認為“自己選擇的政府連安慰孩子靈魂的能力都沒有,會感到更深的負罪感”。 |
相關閱讀:
- [ 05-07]韓國沉船遇難者90%身著救生衣 錯失逃生時間
- [ 05-07]韓國民眾折紙船擺愛心 悼念客輪沉沒遇難者
- [ 05-05]韓國內共百萬人吊唁“歲月”號沉船事故遇難者
- [ 04-29]SM娛樂向沉船遇難者家屬捐600萬 推遲EXO復出
- [ 04-29]安倍前往在日韓民團總部向韓沉船事故遇難者獻花
- [ 04-29]樸槿惠赴沉船遇難者焚香所吊唁 承認政府應擔責
- [ 04-28]韓國民眾悼念沉船遇難者 連續兩日排長隊(組圖)
- [ 04-25]韓國沉船事故第四名中國籍遇難者遺體被找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