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5月8日電 (記者司曉帥)由沈陽市政府和歐洲貨幣集團聯合主辦的中國(沈陽)歐洲金融高層峰會,8日在此間開幕。國際知名金融機構企業家、經濟學專家學者匯聚沈陽,把脈經濟大勢,共謀行業發展。 遼寧省沈陽市是中國東北的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等國家級戰略的實施,這里越來越受到海內外客商的關注。而當天這場峰會的主題“沈陽——通往中國東北之大門”,正與之契合。 對于是否會有更多境外企業赴沈陽乃至東北投資,與會專家非常看好。歐盟商會沈陽分會主席弗洛-斯密特說,歐洲公司對于到中國發展的信心度正不斷提升,“我們的一項調查顯示,對于來華投資,有70%的企業持樂觀態度,其中更有86%的企業希望擴大在這里的業務。而東北地區顯然已成為中國十分重要的投資地帶。” 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大中華區總監黎日忠則表示,“盡管目前來沈陽投資的歐洲企業不如北京、上海等中國一線城市多,但這些企業普遍認為,東北地區的優勢在于更接近客戶、更靠近消費者,因而這里的發展潛力更大。 不過,與會專家的發言并不都“好聽”。托伯恩斯集團創始人兼主席理查德-托伯恩就表示,包括沈陽在內的中國許多城市,在宣傳方式方法上做得還不夠好,“對于推介你們這座城市的材料和新聞報道,在不同國家、不同環境里不應該千篇一律。找一些境外媒體或拜托在此發展獲得成功的外商作為推介大使,效果或許會不同。” 理查德-托伯恩補充道,“當然,我的話是忠言逆耳。金融業在遼寧沈陽的迅速崛起,讓我非常看好這里的投資環境。” 據沈陽市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該市共有各類金融機構、投融資機構286家。過去一年,金融業對于該市經濟增長直接貢獻率接近10%,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林木西認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現實優勢是產業資本,最大的潛在優勢是金融資本。因此,產融結合將成為東北振興,以及加強與歐盟合作的新支點。 出席峰會的沈陽市長陳海波說,去年底,沈陽市獲批為國家優化金融生態改革試驗區,這意味著沈陽的金融改革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沈陽將以建設中國東北區域金融中心為目標,積極開展國家優化金融生態改革試驗,這也將為海外公司赴沈投資創造更多機遇。 |
相關閱讀:
- [ 04-23]福州市部署農村金融服務工作
- [ 04-23]平潭加大“三農”金融支持力度
- [ 04-23]福建:切實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 [ 04-18]江蘇大圓銀泰副總裁:互聯網金融未到顛覆時
- [ 04-15]在福建,每3人就有1人使用建行手機金融服務
- [ 04-15]建行微信銀行——領跑移動金融新時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